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为几款紫砂壶正名

时间:2013-07-03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历史上的传统经典紫砂壶,因其造型完美而不断为后代艺人仿制,但在辗转传承中,其壶名往往发生一些错讹,很有加以辨正的必要。现根据笔者所见,对几个壶名谈些看法,望业内方家指正。

杨志仲宜兴紫砂壶《虚扁》

  一、虚扁壶。明代名匠时大彬曾制作虚扁壶(《宜兴紫砂珍赏》44页);清康熙、乾隆年间的陈鸣远则有调砂虚扁壶(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此壶之造型“线虽虚而和谐,形极扁而气昂”;日人奥兰田在《茗壶图录》中也收有一款许龙文以梨皮泥制作的虚扁壶,不过他给它取名“趺坐逃禅”,他描述此壶造型“腹扁而大,胎浅而虚”,正是抓住了此壶造型中“虚”、“扁”两大特征,可见此壶是由象形而得名。但后世仿制者有误题为“水扁”或“书扁”者,如《中国紫砂文化展》第十六之时大彬款的“虚扁”壶,就写成“书扁”,我想当是方言中同音别字之故。

潘小忠宜兴紫砂壶《觚棱》

 

  二、觚棱壶。此壶原是“曼生壶”之一款,现在美国芝加哥艺术馆就藏有一具。壶的一面刻“觚棱”二字;一面题铭曰“棱可模、觚不觚,得其精意遗其粗”,对此壶及铭文本人曾有短文加以赏析(见《江苏陶艺》2006年第4期)。此壶取名“觚棱”,是仿古代酒器觚棱而设计的。觚棱或作 棱。“觚,为古酒器,容酒一升。形方,四面有棱,今传世尚多。唯方者少而圆者多”(邓实《明清各名家砂壶形拓》),但后世仿制此壶如清末名艺人黄玉麟制的此壶却题名“觚菱”(《中国紫砂文化展》第八)“弧棱”(《宜兴紫砂珍赏》136页之131),“弧菱”(《紫砂壶全书》235页),显然都是错误的。

 

冯勤芳宜兴紫砂壶《仿鼓》

  三、仿鼓壶。邵大亨、程寿珍均有此“仿鼓壶”(《宜兴紫砂珍赏》91页68号大亨款“仿鼓”,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紫砂珍赏》152页148号,“寿珍”款“大仿鼓”,顾绍培藏),笔者推测,或因其壶之造形如鼓,故象形而命名为“仿鼓”,但后人仿作写成“仿古”,按照仿古的字面解释,是仿历史古壶而制,而历史上古壶何其多,题名“仿古”怎能反映壶形特征?想必也是“鼓”、“古”同音写别之误,如民国冯桂林制作之“仿古”,《中国紫砂文化展》描述其造型为“此壶身扁、鼓腹,系仿古壶造型基础上改型为六瓣葵式囊线等分,与盖、钮囊线相通。”据此,似也应改称为“葵仿鼓”;又如顾景舟制“如意仿古”(见《宜兴紫砂珍赏》194页198),书中称“在传统仿鼓扁壶的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使作品气韵生动”,则也应正名为“如意仿鼓”。

  此外,又如曼生的“百衲”壶,常有人写成“百纳”壶。衲,缝补、补缀。百衲壶象一件千缝百衲的短衣故名。故曼生在其壶上题铭“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铭文中的“短褐”呼应壶名“百衲”,如写成“百纳”,纳,虽也有缝的意思,却是指密密地缝的一种方法,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又如曼生的“却月”与“半瓦”也易混淆。在造型上他们同为半圆形,但“却月”如上弦月,底呈凹弧形;而“半瓦”却是“瓦当”形,底是平的。因此,象《中国紫砂文化展》中之11,应为“半瓦”壶,而非“却月”壶。

  壶名是体现壶的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上的传世作品其壶名也是经过认真推敲而为人们接受的,我们切不可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欣瑞(花)         秋趣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