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游宜兴论“紫砂壶艺术之道”有感

时间:2013-08-05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茶书一味,现今书画界“君子之交淡如水”,工作室聚会,紫砂供茶,知音切磋,赏壶品茶论道,可谓是文人极大的乐趣了;又有哪一个书画文人不喜欢茶,没有紫砂壶呢。我近几年对于茶道略晓一二,对于壶艺却是门外汉。为此,六月二十八日,陪伴年近九旬的老父亲孔迅和夫人赵京华、大妹孔丹亚一起,从上海专程赴紫砂之都宜兴丁山镇一游。

  在王明康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先是在琳琅满目的紫砂大市场“乘车观花”一番,然后来到“阳羡名陶苑”参观。这里原来是宜兴市紫砂二厂,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有二十年以上艺龄的老艺人了。一座三层楼的展览厅分为大师之作、古代之作、现代之作三个部分,使人们能够系统地了解到紫砂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古今大师的作品零距离接触,尽情欣赏。而后,又在一间制作室里,由技工专门向我们演示了一把紫砂壶的制作过程,讲解示范了技术要领与技巧。最后,我们也上去揉了揉神奇的紫砂泥,我还在事先准备好的壶坯上,用毛笔写上字,由大师再刻制烧成,留作纪念。

竹节提梁

  通过参观我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讲究“法、艺、道”的三个境界,在紫砂艺术上反映得很明显、很彻底。首先从选矿、备料、制坯到加工、烧制,整个生产过程是技术性的,自然是技法起主导作用。掌握制作技法,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做到手眼到位,积累丰富经验非常重要。现今丁山有三万多名掌握了制壶技术的工匠,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供应着紫砂制品,这些工匠大多数为当地人,也有一些人是外地来打工学艺的,其中还有留下来做了上门女婿。应当说,学会一般的制陶作壶技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要做好一把壶就难了。

 

  制作普通样式的茶壶与制作艺术性茶壶从技法上升到艺术是一个质的飞跃。在亲自写了几把壶之后,我体会到制壶综合了雕塑、绘画、书法包括篆刻在内的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甚至对于诗书也须精晓,否则就不可能赋予紫砂壶这种日用品以艺术的品格。在宜兴几万名制陶匠人之中,能独立制作艺术茶壶的人数并不很多。尤其是要全面掌握清代陈曼生概括的“十八式”紫砂艺术茶壶,更需要长期的修炼和系统的研习。可见学习做壶容易,但要在壶坯上面绘画作书并切壶切形成为精品却非易事。所以,从一个匠人到一个工艺师,对于一个紫砂制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寿桃

  要成为一个紫砂艺术家除了自己学习提高,还要经过正规考评。现代陶艺工艺组织中,陶艺工艺师的评选和陶艺作品的评奖极为严格,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师之分;要经过严格考评,录有名人册并可上网查询。“名可名,非常名”,考不上艺名,壶底没有名款,茶壶的售价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顾景舟的一把壶拍卖到了一千多万人民币,而同样样式的一把壶若没有名款恐怕几十元、几百元也可以买到。所以,在宜兴紫砂界制陶大师受到尊崇。

  古往今来,在紫砂艺人中,什么人才能修炼造化成为紫砂壶界的“大师”呢?时大彬、陈鸣远、顾景舟这样的大师又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我以为这就有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第三境界——“道”的问题。于紫砂壶来说可谓是“壶道”了。与书画一样,“壶道”也要“功夫在壶外”。艺高于法,紫砂艺人不仅要胸有成“壶”,还应“意在壶前”。我问各位艺人,制壶人是心中先有壶呢还是先有诗意?要达到先有诗意再去制壶的人,恐怕只有顾景舟大师能做到。

 

  回顾历史,明代以前饮茶用大壶,是时大彬变大壶为小壶,使紫砂壶与文玩一起成为君子之爱;清代陈鸣远又将普通茶壶样式发展到模拟自然生态的艺术茶壶;顾景舟与大批书画家交谊联手,将书画引入紫砂壶,使之成为一门水准很高的综合性艺术。大师们为紫砂壶从日用品到艺术品,探索开拓了一条锦绣之路。是啊,如同书法一样,入帖容易出帖难。模仿大师的艺术作品并非难事,但要自己创作一件作品就很难了。自从清代陈曼生设计创新紫砂壶“十八式”之后,紫砂壶的艺术模式也被束缚了。学习上简化了,但艺术上的突破与发展也困难了。而顾景舟却找到了一条新的艺术创造之道,开创了紫砂艺术的新天地。历史上,有幸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是那些不甘模仿只为生计和钱财的创造者,在他们心中燃烧的火炬,永远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当然也包括严谨的治学治艺态度。在今天的紫砂大师中,仍然有一年只做几把壶的,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对紫砂艺术的更高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在宜兴艺人们的努力下,紫砂壶艺术一定会向着更高的境界发展。

傲雪迎春          玉兰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