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祖父流传下来的紫砂杯

时间:2013-10-09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10月6日一早,年已七旬的李先生带着家传的紫砂杯来到北京文物公司。临出门前,他的儿子特意叮嘱:“爸,你路上小心啊,别把咱家宝贝碰坏了。”李先生笑着点头。父子俩平日里非常爱护这件传家宝,要不是来参加活动,绝不轻易拿出来,“一般到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才拿出来看一看。”

  看到李先生家这只紫砂杯,造型非常精致。杯本身是桃形的,杯身上有“桃枝”造型的把手。“桃枝”上长着“桃叶”,开着“桃花”,还结了几个未长大的小“桃子”,包围着整只杯的底部。李先生的杯子从盒子里一拿出来,文物专家们眼前一亮,觉得很漂亮。

  李先生说,这只紫砂杯是祖父、祖母传给他的。“祖父在世时,曾告诉我,我家的祖籍是浙江,这只杯子也是从江浙一带得来的。”到了清朝时候,祖辈有人成了一位大官的随从,跟随这名官员进京。大官为了上朝方便,选择住在地安门,随从就住在附近的南锣鼓巷。

紫砂杯

  由于李先生是长孙,祖父、祖母都很疼爱他,他从小就跟祖母住在一屋里。“我的祖母有一个大的木头柜子,最底下有个夹层里就放着这个紫砂杯。”李先生说,小时候我只是觉得这只杯还挺漂亮,并不清楚它的来历。祖父、祖母也没有详细说,只提过这是清朝的东西,特意提醒我这只杯子是老一辈人传给他们的,将来到了李先生手里,一定要好好珍惜。

  这只紫砂杯能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确实不太容易。“文革”中破“四旧”,不少文物都在运动中毁掉了。李先生说他的祖父、祖母为了避免麻烦,曾在半夜里将家中不少老瓷器都砸了。“那时我还小,常听到半夜院子里传来的‘咣当咣当’的声响。”由于祖父是一名老师,祖母曾在街道工作过,李先生家未被抄家,这只紫砂杯因为放在木头柜子里,一直没拿出来,幸运地得以保存下来。

 

  1976年,祖母去世后,紫砂杯传给了李先生。李先生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紫砂做成壶的比较多,做成此类杯子造型的工艺品甚少。此杯造型样式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项圣思蟠桃形紫砂杯”十分相似,应出自清代宜兴紫砂工匠之手。文物专家也说这是老东西,品相较为完好,“不过杯上没有题款,价值比有题款的要低一些”。

  李先生说,他了解家中老人们为传承这个杯子所付出的巨大心血。“我的儿子是学美术的,他也很喜欢这只紫砂杯,我们俩一定会将这件东西继续传下去。”

  文物专家点评

  据北京市文物公司高级顾问、副研究员勾惠贤介绍,这件“蟠桃形紫砂杯”为清代制品,胎质细腻,色红润,为宜兴窑烧造。杯形似半剖的桃子,又以枝叶作杯把,桃实、桃叶为足,造型自然,甚有意趣。蟠桃乃传说中的仙桃,历代多以蟠桃寓意长寿,成为绘画题材中常见的吉祥图案,明清时期颇为流行。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