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紫砂茗壶起源考述(下)

时间:2014-01-13 来源:紫砂之家

   三、紫砂工艺的创始及成熟

  古人专述宜兴紫砂的著作,以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周容《宜兴瓷壶记》这两种最早也最为重要。

  周高起,字伯高,江阴人,明诸生。曾参与撰修过县志,著有《读书志》、《洞山岕茶系》等。明清交替之时死于乱兵中。《阳羡茗壶系》记述紫砂壶的创始、明代紫砂工艺的特征、紫砂泥料的种类性状,并依次著录金沙寺僧与明代制壶艺人计三十一人。内容丰富详实,是研究紫砂起源不可缺少的文献依据。文中述沈君用“以甲申四月夭”,“甲申”为崇祯末年(1644

  年,可知此文作于其死前不久。

  周容,字茂三,宁波人,明诸生。明亡后为僧,后因母再返俗,综迹遍天下,所交皆一时遗民,曾坚拒博学鸿儒荐。著有《春涵堂诗文集》。在《宜兴瓷壶记》中,作者根据亲见亲闻,对明代至清初的制壶工具、工艺作了重要介绍。文中称“甲午者,余寓阳羡”,清廷开博学鸿儒科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照此推算,“甲午”应为顺治十一年(1654年),则此文亦是入清以后所作。

  关于紫砂壶的由来,周高起说:“金沙寺僧……习与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供春,学使吴颐山家青衣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供春··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搏胚,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今传世者,栗色暗暗如古金铁。”

许红琴 文革泥水平壶》

  从周高起之说我们可知:

  一、紫砂工艺的创始者是宜兴金沙寺僧,供春得其传。时间在明代中期正德年间(吴颐山正德九年登进士榜!

 

  二、宜兴发达的日用砂陶为紫砂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习与陶缸瓮者处”,“附陶穴烧成”)。

  三、初作紫砂壶的胎质已细于砂器,是缸胎质地改良后的产物(“搏其细土、加以澄练”)。

  四、与日用砂陶不同的是采用了捏塑制法,但极其粗犷,工具简陋(“捏筑为胎”、“茶匙穴中、指掠内外”,留有指纹、接胎痕等)。

  这最后两点表明了紫砂壶已超越日用砂陶的范畴,升华为工艺陶。

  1965年南京中华门外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一件紫砂壶,口径7cm,通高17.7cm壶为提梁式、平底。平盖无唇,故盖里黏贴“十”字泥筋以合口,口沿短直。壶嘴与腹身黏合处饰柿蒂纹泥片。胎质较粗,近似缸胎,呈灰褐色。外部虽经打磨,略显光洁,但腹里尚存接胎痕。壶身黏飞釉泪斑。

  前述无锡市南禅寺明井中与正德青花碗同出的紫砂壶(缺盖),口径6.6cm,底径12.5cm,高9.cm 。平肩平底,状似扁鼓。无把,肩上安四银锭式系。自肩部平伸出三角状壶嘴,嘴极短,嘴口朝上大致与肩齐平。胎质及呈色与吴经墓提梁壶相似,口沿亦短直,里腹亦见接胎痕,亦有飞釉泪斑。

  二壶的年代距金沙寺僧、供春不远,属早期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各具特色,且一出于司礼太监(正四品宦官)之墓;一为无锡著名梵剎南禅寺僧人所用,其非粗窳之器可比,颇能代表当时制壶水平。以下,我们即就此并结合文献对早期紫砂的基本特征试作分析:

  一、胎质均较粗,近似缸胎,呈色灰褐。周高起称:“壶之土色,自供春以下,及时大初年,皆细土淡墨色。”这种“淡墨色”与前称供春壶的“栗色”,均与灰褐色相似,这是早期紫砂的基本色调。

 

  二、多见飞釉泪斑。紫砂工艺采取单件捏塑制作,一次成品有限,必须随缸坛同烧。周容说:“甲午者,余寓阳羡,主人致工于圆····二旬成壶凡十,就窑火。”紫砂器整窑烧造估计要到清代前期以后才会出现。同时,装匣烧造始自万历年间的李茂林,故“前此名壶不免沾缸坛油泪。”

  三、无款识。刻款、戳记、题铭等是紫砂壶的重要特色之一,非发展到一定阶段不会出现。周高起说:“镌壶款识,即时大彬初倩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次则李仲芳亦合书法。若李茂林朱书号记而已。”李茂林为时大彬弟子、李仲芳之父,较时大彬稍早,仅以朱书号记,更早则无刻款技艺,习惯可知。据此又知,刻款、印记始自时大彬。但刻款非易,所以其初尚需请人代笔落墨。

许红琴 原矿紫泥《竹节杯》

  四、多提梁、多大壶、多无足宽平底。周高起说:“赵梁,多提梁式。”赵梁与董翰、袁锡、时大彬之父时朋合称“四名家”,是供春以后,时大彬前的制壶名手,从艺时间当在嘉靖、隆庆年间,所制属早期紫砂。提梁有硬提、软提之分。吴经墓所出为硬提梁,南禅寺所出无把而有四系,即软提。

  明末文震亨说:“(砂壶)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其实,时大彬早年所制亦为大壶,后受陈继儒等人影飨,才改制小壶。

  提梁、壶体较大、无足宽平底是砂铫的基本造型。于此看来,早期紫砂壶是深受砂铫影响的。所以,如说供春以后的早期紫砂艺人本来就是日用砂陶的生产者,也在情理之中。

 

  五、中腹接胎制坯、多有接胎痕。中腹接胎制坯本为明代陶瓷制作的常用工艺,也为金沙寺僧及供春借鉴采用,成为早期紫砂壶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难看出,上述大部分特征是因早期紫砂工艺尚未成熟所致。在明代后期的万历年间,当上述特徽基本上已不再存在或已得到改良以后,紫砂工艺可说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标志紫砂工艺的成熟、在紫砂工艺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时大彬。

  时大彬号少山,生卒年已不可考。但许次纡撰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的《茶疏》已提到其名,可知在此之前,时大彬已成名。

  出土的时大彬壶,目前我们所知,已有四件之多,分别出自漳浦、无锡县、江都、延安等地的记年墓葬,因有关资料已发表,这里不作具体介绍。

  出土的大彬壶无飞釉泪斑,胎质精细工整,造型古朴雅致。漳浦的一件通体呈栗红色,“布满梨皮状白斑点”。无锡县一件,“有微小的突起,形成所谓石榴皮质感”。这两件很可能即属于周高起所称有“银沙闪点,迨缸砂和制、毂绉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的一种。四件出土大彬壶均有款识,三件为楷书,延安的一件为行书,刻“以釨养浩然大彬”七字。据此,周高起云时大彬“或淘土、或杂缸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具足,不务研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诚非虚言。

  然而,时大彬最主要的贡献,还在于以“打身筒”制坯工艺代替早期紫砂的中腹接胎法。

  周容说,“土色五,腻密不招客土。……时(大彬)乃故入以砂练土,克谐,审其燥湿展之,名曰土毡。割而登诸,月(刖)有序:先腹、两端相见。……次面与足……次开颈,次冒(帽)、次耳、次嘴。”周容在此所述,即后世称之为“打身筒”并一直沿用至今的制坯工艺。由于这一新工艺的出现,致使胚体内外光洁、匀整如一,到达完美无缺的程度,从而成为紫砂工艺完全成熟的标志。

 

  所以,我们认为,紫砂壶创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和供春,但成熟于明后期万历年间的时大彬。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