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老壶黯淡 润泽人生

时间:2006-12-26 来源:紫砂之家


图 1


中国陶都宜兴的著名紫砂陶艺家秦酉桃

  中国陶都宜兴的著名紫砂陶艺家秦酉桃十余年间收藏了这一百余把珍贵的明清时期名家制作的古旧紫砂壶,这些先人制作的紫砂壶,简洁稚拙,秦酉桃沉醉于这些老壶上所散发出的黯淡之光。他说,黯淡之光,含而不露,令人销魂。

  秦酉桃介绍自己收藏老茶壶源于十多年前,当时纯粹是玩,没考虑过名气,也没考虑过财富。秦酉桃称,中国宜兴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陶都,其紫砂艺术驰誉世界,被誉为「陶中瑰宝」。紫砂矿土,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目前在世界上仅为江苏宜兴所独有,宜兴历史上出过许多制壶名家,宜兴本地存有不少名家制作的老茶壶。一些人到处将老茶壶收来,卖给广东、台湾壶贩,以谋取利益。他就亲眼目睹一个壶贩每星期都能收到满满两大旅行包的茶壶,空袋过来,满袋过去。

  当时一把老壶只贱卖五十元人民币,就这样的价钱,外地壶贩竟然还拚命压价,两个大包至少装五十把茶壶,几年算下来,流失去的老茶壶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看在眼里秦酉桃深感痛心,觉得这些先人留下的老壶应该由宜兴人来保护。待自己经济状况稍微好转一些,就开始倾其所有收一些老茶壶,不愿意让更多的老壶流失。

  秦酉桃说,我抢救到这些老茶壶,一块碎片都不卖,要帮国家保留着。秦酉桃认为,收老茶壶是有缘份的,自从有心收藏之后,心上喜欢提梁,就有提梁壶送上门来;有时候喜欢彩绘的,彩绘的老壶自己会来。价钱也不是贵得惊人。倒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秦酉桃说,这也是一种乐趣。

  一次,秦酉桃去上海,在朋友家里看到一把清末制壶名家陈光明制作的体积较大的柿元提梁壶,这把壶壶身饱满,能盛两千毫升水。紫砂壶越大越容易坏,且越不易保存。所以,名家制作的大壶存世很少。

  此壶的不凡气势一下打动了秦酉桃,他顿时心跳加快。秦酉桃恳切地对朋友说:“这把壶你卖不卖?”朋友洞悉他的心思,笑了,说“不卖,送给你。” 事后不久,又一个壶贩给他送来一把大壶,他一看,居然又是陈光明制作的同样大的柿元提梁壶,秦酉桃当即买了下来。他说,非常意外,两把大壶竟然配成对了。

  走进秦酉桃的工作室,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藏品柜里,一百余把古旧紫砂壶静静地沁出黯哑的光泽,更衬出紫砂本来的深沉。

  秦酉桃称,无论什么大师精心设计,无论如何精雕细作,没有一把新壶是完美的。只有当它在与茶,与人日复一日的肌肤相亲中,它才能渐渐焕发出这种紫砂特有的滋润、迷人的、毫不张扬的光泽,才能最后完成自己。

  秦酉桃介绍,宜兴紫砂陶生产历史悠久,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历代的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的基础上,汲取了中国传统画和古代陶器、添器、玉器、泰砖,汉瓦、磨镜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获得了高度艺术素养,从而设计和发展了形形色色的紫砂茗壶造型,并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紫砂壶艺术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而每个时代的口味,也规范其茶壶的造型及纹饰。
  紫砂茗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有朴实的实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异造型,但总括起来分为以下几类:几何形、自然形(花素器)、筋纹器及水平壶和茶器等。自明代正德到明代末年,紫砂茗壶以筋纹造型居多,其造型特点是将花瓣、瓜楞、菱花、云水等形体刻入紫砂壶造型,打破了茶壶单调格局,使壶式造型趋于活泼多样。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十八世纪以后,代表人物是时大彬和徐友泉。

  到了清代,紫砂茗壶的制作品种也日益增多,造型丰富多彩,仿古形、几何形,壶式繁多,泥料配色也更丰富。朱泥、紫泥仍为主体,还有白泥、乌泥、黄泥、梨皮泥松花泥等多种色泽,这时期的著名艺人,有在雕塑及款式方面取得独特成就的陈鸣远;有善仿古式并以竹刀代笔雕刻壶铭书画的陈曼生;有以精巧取胜的杨彭年、杨凤年兄妹;有以淳朴见长的邵大亨、黄王麟诸名家。

  自清代康熙中期到乾隆晚年为止,是紫砂茶壶造型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装饰风格也发展到顶峰,除了继承明代的?刻壶茗书法,还有泥绘、加彩、浮雕、印贴簇花、粉彩、珐琅彩、炉均釉、搅坭、镂空、包漆、包锡、镶玉磨光多种工艺手法,特别是泥绘及彩釉装饰有着很高的成就。因此,清代这些名家巧匠的艺术品,往往珍同拱璧,贵为珠玉,不仅作为每年贡品进献朝廷,还远销海外。

  自鸦片战争开始,历史步入近代,前后一百零九年,这一时期的紫砂茗壶式样,仍承袭前代曼生壶式及简单的花货造型,但注重壶上的陶刻装饰,逐渐形成一支专业文化陶刻艺人队伍,还迎合了当时流行复古收藏之风。同时又蕴育着一代紫砂名艺人,他们是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范鼎甫、江案卿、范福奎、汪宝根、冯桂林等制壶名家和邵云儒、陈少亨、任淦庭等陶刻名家。近代制壶名家是以程寿珍、冯桂林为代表,他们承上启下,把紫砂壶的艺术不断推向前进。

  秦酉桃的藏品中以明清时期名家制作的壶为最多。其中一把清末民初著名制壶艺术家程寿珍制作的“掇球壶”最为引人注目。程寿珍的作品粗犷中有韵味,技艺纯熟,以“掇球壶”最负盛名。掇球壶犹如大、中、小三个圆球叠垒,稳健莹润,端正完美,口盖紧密,一九一五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国际赛会获头等奖,当时名重一时。其造型以优美弧线构成主体,线条流畅,通体墨绿,视觉感也极为舒适,整把壶稳健丰润。

  还有一把程寿珍制作的汉扁壶同样简洁流畅,富有韵味。此壶通高八点二厘米,壶的泥色浅褐、砂质温润,略呈紫色更显古朴深沉,扁圆钮、平盖,嘴和把都呈扁形,扁圆壶身,壶身中的一条分线由壶嘴横向壶把,十分流畅、挺括均匀,足见制作者功力。盖款篆体方印“寿珍”,壶把下有“真记”两个小字。

  此壶秀丽中见巧思,圆中见方,嘴连肩至扳,贯成一气,肩平盖方,不愧为大家杰作。

  在秦酉桃的藏品柜中一把清康熙至雍正年间宜兴著名制壶艺人华凤翔制作的炉钧釉高身汉方壶也十分珍贵,此壶通高二十一点八厘米,口径纵八点九厘米,横十厘米,为仿宋瓷作品,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极为著名。此壶壶体硕大,气势恢宏,通体施浅蓝色炉钧釉。底有篆书阳文方印,字迹模糊,似为“荆溪华凤翔制”六字。
秦酉桃还藏有一把明朝宰相六朝元老徐阁老家传的一把四方壶,朴素中透出大气,线条简洁流畅,沉稳庄重,散发着厚重的岁月感。

  另一把明末清初的段泥提梁壶则显得十分别致,壶身上绘有戏剧人物,人物生动鲜活,色彩鲜艳饱满。秦酉桃介绍,在宜兴历代制壶名家的作品中,在壶身绘制戏剧人物十分罕见。

  今年六十一岁的秦酉桃,又名曼心,给人的感觉是名谦谦君子,人淡如菊。他是宜兴著名的紫砂艺人、紫砂古壶收藏家,京剧杨宝森派票友。出生于陶瓷世家。研习从事紫砂制作数十年,设计创作了很多茗壶,如牛饮壶、龟龙壶、曼心十八式等,都曾蜚声壶界,风靡港台。其中绞泥五彩纹龟龙壶久负盛名。他创作的春夏秋冬四支紫砂四方大签筒盆被北京故宫看中并收藏。

  秦酉桃称,名家制作的老壶,无论式样、材质或制作工艺,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恒久魅力,是个宝。古人做的壶,特别有气魄,因为他们没有约束。艺术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古人的创作随心由性,没有外在压力,所以作品格外有气魄。
秦酉桃几乎每天都要欣赏这些老壶,与先贤对话,从先人的作品中感受其创作状态。他说,我一看到自己喜欢的这些老壶就兴奋,脑子里就有感应。

  秦酉桃认为,如果刻意去做一把茶壶,画一张画,或写一幅字,反倒做不好。自己有几把壶,有的当时印都没打,但现在看起来感觉很好,因为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

  除了从先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性,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秦酉桃收藏老壶更为了阻止其流失。

  秦酉桃称,曾有一名台湾收藏家出十万美元要买他的一把老茶壶,他说不卖。此台湾收藏家说为什么不卖?秦酉桃回答他“卖了睡不着觉”。

  那位收藏家在宜兴逗留的时间很紧,但在秦酉桃家的沙发上一坐就是四个钟头,耐着性子等他松口。后来这位收藏家发火了,发狠说回台湾后四处去宣传,让他们不到你这儿来看你的老茶壶。

  收藏家到临走前到了楼下,又回过头来问了一遍:卖吗?我出更高的价。

  秦酉桃依然语气坚定说:不卖,我有饭吃就行了。

  这百把老壶,日日陪伴着秦酉桃,默默滋养秦酉桃的人生,无声无息,却绵绵不竭。


  来源:大公网 图文: 陈旻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