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灿如春华 皎如秋月——张惠琴《菱花壶》赏析

时间:2014-01-22 来源:紫砂之家

  张惠琴,工艺美术师,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1987年毕业于紫砂陶造型设计专业学校,后师从工艺美术师鲁文琴、倪金荣,又得到多位大师的指点,在其悉心指点下技艺突飞猛进,设计理念清晰,施艺精细。在泥料选材上得舅舅张小生传授,对选矿、筛优、炼制等有了自己独特见解。自1989年从事紫砂陶业以来,创立了“影月轩”工作室。其作品造型独特、优雅,透出紫砂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作品形、神、气兼备,深受海内外人士青睐、收藏和好评。

  张惠琴自幼生长在紫砂圣地丁蜀镇,这里因紫砂壶的兴盛而享誉世界,自古就有“龙山砂,阳羡壶,砂壶宜茶,茶道誉中外;荆溪水,富贵土,水土利陶,陶艺冠古今”的赞誉。张惠琴也因此方水土的滋养而独立门户,成为了当代紫砂文化添砖加瓦的中坚力量。当然,她的成果也渐渐得到紫砂业界的肯定。

  自学校陶瓷专业毕业后,张惠琴便开始从事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其间得到多位大师点拨,尤其是舅舅在泥料选材上的传授,对她的帮助颇大。现如今,在紫砂材料研究上,张惠琴可谓是颇有心得了。一次偶然机会,得以请教张惠琴紫砂材质选材的问题,才知晓她对泥料的研究果真名不虚传。

  她拿出一把相当养眼的“菱花壶”,对我们说:“这是绝无仅有的几件作品之一,不仅这把壶做工精美,而这样的砂料,今后我也不一定会再有缘拾得。”我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衣服上擦干手心里的汗液,双手接过这珍稀的宝贝。顿时,手与壶触摸的那种感觉,圆润、细腻、舒心、畅快……“那种感觉,就犹如抚摸婴儿的肌肤一般,富有一种绵绵的弹性”,这也是我同事的感觉,形容得十分贴切。仔细品味后,张惠琴告诉我们这就是珍稀紫砂的奥秘。

 

  聊谈中得知,紫砂矿料是一种特殊的砂性矿土,是含铁质粘土的质粉砂岩。紫砂矿料中最优质的当数底槽青,俗称带鸡眼的紫泥矿,这类矿料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高,产品滋润感极好,所以成品紫砂壶就会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如铁如石、如金如玉的视觉观感。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为紫砂泥,后人就是用这三种基泥制作紫砂壶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炼泥师傅们就以不同成份的泥料进行配比,进行不同温度的烧成,远而望之,紫砂泥质地坚韧,色泽沉静,这就是紫砂泥色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在泥中和以粗粒砂、熟泥砂,或调铺缸砂,则谷皱周身,珠粒隐现,更加夺目。

  张惠琴这把菱花壶所用的泥料讲解完后,我们再看壶体,几条柔顺凸出的菱纹至上而下,显得一丝不挂,以素身素面的自然胎质,彰显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装饰”的意境美。从整体而言,这把壶周身透出一股淡淡的温润色调,似乎是源于紫砂泥料特有的光泽,也似乎是紫砂艺术本身所蕴藉的厚厚的文化积淀。该壶其实介于光货与筋纹器之间,有若花瓣自壶底向上蜿蜒、含苞待放之感,让人看去更觉畅然。

  与张惠琴茶聊时,我们天马行空地问了很多问题,她总会很谦和地告诉我们她只懂皮毛,然后慢慢道出让我们听后愉悦欢快的答案。临别时,她说了句:“任何东西都没有绝对答案,全凭自己去领悟。紫砂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一辈子花心血去探寻。”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