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让风筝飞

时间:2014-03-04 来源:紫砂之家

   竺山,宜兴周铁一座并不太起眼的小山,海拔不高,由于地处太湖西北岸,面朝浩淼的太湖水,显得气势不凡。并与无锡的马山隔湖相望,竟将浩瀚的太湖夹成一个 湖口,当地人常将这一片太湖水域称为竺山湖。每年这一天,周边地区如常州、无锡、江阴、常熟的风筝爱好者专程赶过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风筝节,千姿百态的风 筝飞舞在竺山湖上空,蔚为壮观。

  那天早上,几位朋友相约去竺山看风筝,我特意上网查看了天气预报,说是“少云微风”,对于一年一度的竺山风筝节来说,这又是一个好天气。据说,竺山风筝节 举办以来,年年都是好天气。市风筝协会的秘书长岳仲荣先生和我说起这事的时候,也觉得有意思。他说,有时明明隔夜在下雨,可到了第二天上午却雨止起风,风 筝节照旧,从来没因天气原因耽误过。也许是选了个好日子,因为按农历,竺山风筝节是在每年的二月十九,传说是观音娘娘的生日,民间本就有祭拜的习俗。

  我们车到竺山太湖边时,天空中几条长龙般的风筝已经在腾空飞翔了。一大片空旷的场地上,一面面长条形的彩旗竖立在湖边,被湖风吹着,猎猎作响,旗面上的 “某某风筝队”字样清晰可见。福善寺前,一个临时搭建的主席台,简单而庄重,大红背幕上,写着“周铁镇竺山民间风筝节”字样。陆续赶来的车辆停满了湖边大 道。太湖水从远处的湖心顺着风势一波一波向这里涌来,拍打着驳岸,溅起一片片水花。这条湖边大道有数里路长,岸边一式的花岗石栏杆,整齐而气派,一眼望不 到头,整个竺山从南到北沿湖岸全修成了这样的路,中间位置还特意建了个八角凉亭突出在湖中,四面临水,为这竺山湖平添了几分雅致。这里,俨然是一个观赏湖 景的好去处了。据村里人说,这些工程,全是附近村民自愿出资赞助的,不图回报,图的就是个家乡美。

 

将军玉梅壶

朱建伟 原矿清水泥《将军玉梅》

  江南一带,都是东南向太平洋季风的受风区,这里,是太湖的西北角,也就成了受风最好的区位。太平洋季风经过数十公里太湖水的滋润涵养,变得柔和顺畅起来, 微微地吹上湖岸,便遇上了一座并不太高的竺山,使东南风上岸后形成一股自然向上的流动,不狂不旋,这样的风对于放飞风筝,实在是难得的有利条件。岳仲荣先 生说,十多年前,他和附近的风筝爱好者,就常相约来竺山放风筝。用他的话说:在这里放风筝,那叫个惬意!

  周铁地区民风纯朴,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制作风筝、放风筝的风俗。过去,笛”,晚上放的带亮的风筝叫“鹞灯”。碰到有风的好天,人们会整天放风筝。男人们下 田做生活时,带上一只风筝,开工前,先把风筝放上天,风筝线往水车棚柱子上一扎,开始下田做农活。那真是,鹞子天上飞,人在田里忙,累了,抬头看看天上的 鹞子,身上会轻松许多。

  在风筝爱好者闵老先生家里,我们看到了那种“鹞笛”。一米来长、手臂样粗细的竹段,上面刻着一条条3毫米左右宽、50多毫米长的斜口子,整整齐齐的一溜。看起来不很起眼,拿在手里却是一只很轻的“鹞笛”。国内好多风筝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是周铁人的独创。

  把这“鹞笛”扎在风筝上,放上天空,经风一吹,就发出高中低宛如天籁美妙的声音。闵老先生的儿子抓起一支“鹞笛”,在院子里横着轻轻一甩,“鹞笛”居然发出一声夹带着风力的洞箫之声,悠远而清脆。

 

  由于是白天,我无缘看到放“鹞灯”的情景,岳仲荣比划着向我描述了放“鹞灯”的情景。岳仲荣告诉我,“鹞灯”制作的时候,先用铅丝扎成一个小网兜,将烧红 的木炭装进去,上面洒上木屑,挂在风筝的下面,一只风筝可以挂好几只“鹞灯”。黑夜里,风筝飞起来,着了火的木屑随风散落,在空中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非 常壮观,看的人很多。我听着,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样的一种景观,似流星,但比流星要长久好看,似焰火,虽不如焰火斑斓多彩,可绝对也动人心魄,喔,想起来 了,应该是凤凰,那肯定是一只红红的火凤凰,在夜空中,美极啦!

  村民们说,过去,这里常年有人摇着水泥船下太湖捞水草、罱河泥,早出晚归,有时遇上风浪,迷失了方向,天黑透了船还回不了港,村上人急了,就会放出风筝,系上鹞笛,挂上鹞灯为迷失方向的船只引航。你看,这放着玩的风筝,还真派上大用场了。

  曾见到过太多的“节”,美其名曰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搭的是文化台,可唱的却是经济戏。竺山风筝节,是一种民间艺术节,完全不是那样的节。沿着湖边大道,从南到北,放风筝的老人们都 乐呵呵的。中午了,把风筝线往树上一扎,草地上一坐,就着湖风湖景,吃个组织者提供的盒饭,或是拿出随带的白酒,老哥们一碰杯,喝一口,干!那叫个爽。在 这里,谁都不图获取经济利益,就图个乐趣,图个开心,实在是难得。

  对于风筝爱好者和附近的村民来说,风筝节是一个带着喜庆气息的节日。各地赶来的风筝爱好者有数百人,有专程来观赏风筝的,更多的是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筝 来一比高下的。每年参加风筝节的风筝队有十几支,切磋交流风筝制作放飞的技艺。天空中,飞翔着数不清的风筝,龙腾虎跃,各显身姿,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风 筝,这次真开眼了。那100多米长的双体风筝中间还挂着只茶壶,壶嘴一根飘带,真象朝下倒茶,把陶都的情韵挂在了天空;那位飘飘欲仙的淑女,红衫绿裙、神 态逼真、窈窕可人;最让人惊叹的是那只三角头形长蛇状的软体风筝,两根线牵着,那位老者目不转睛,双手操控,风筝在空中自由自在迎风翻飞,时而旋转,时而 俯冲,时而直冲云霄,各种动作,连贯而潇洒,出足了风头。

 

  风筝节的骨干成员是宜兴市风筝协会会员,据介绍,风筝协会共有会员100多人,大都是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近40岁。他们把业余时间都花 在风筝上。听说有的风筝扎起来要花不少钱,我曾问过,这些风筝,有卖钱吗?他们朝我一笑,都是孤品,怎么卖?自已创作自己扎,自己放飞自己玩。风筝协会会 员的家里,谁都可以随时拿出几十或上百只各种风筝来,都好好存放车库或阁楼上,宝贝着呢。碰到有比赛,拿出自己的宝贝,放飞展示一番,比一比,拿个奖杯、 奖牌,或是证书什么的,就是最大的满足,那个荣耀啊,要高兴上好长时间。

  我和朋友专程拜访了周铁街上一位89岁高龄的风筝爱好者闵焕斌老先生。那是一幢自建的两层小楼,门对大路,堂前开一小副食店,门前的一棵小树上,插着两只 常用作儿童玩具的小风车,非常灵活,只要有风,风车必转。他们告诉我,这里好多风筝爱好者门前都插着这样的小风车。能不能放风筝,可以放多大的风筝,主人 一看这风车的转动,心里就有数了。我们去到那里的时候,风车在飞快地转动,老人像小孩般拿出一只

  老鹰风筝,在门前的空旷地上放飞起来,放得很顺手,一脸欢快。小小店堂里,除了简单的商品,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风筝了。进到里屋,墙上也挂着各式风筝, 风筝是他家里的装饰。风筝节上看到的飞天仙女,就亭亭玉立般挂在客厅的西墙上。父子俩从房间里小心地抬出一只大纸箱,打开一看,是一架风筝的龙头,主人轻 手轻脚地将龙头从纸板箱里抬出来,小心地装上龙角、龙须、安上支架,置于堂前八仙桌上,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具龙头曾在国内外风筝比赛中多次获奖。我第一次 这么近距离地看这风筝龙头,做工之精巧、形态之毕真、色彩之鲜艳,那么富有灵气,真是宝贝啊!

 

  闵老除了耳朵有点背,和他说话声音要稍为提高一点外,反映敏捷,身板和气色都很好。闵老说,这一辈子就是喜欢做风筝、放风筝,别的没什么爱好。有风筝陪伴,这么好的身体,这么好的日子,有得过。

  近年来,风筝协会的老同志们频频参加各种风筝比赛,为家乡捧回多项荣誉,他们思量着如何做好风筝技艺的传承和普及工作。那天,我听说风筝协会的几位老同志 正在义务辅导孩子们制作风筝,就专程去凑热闹。现场气氛很热烈,近三十位小朋友在各自家长陪同下,按老同志们指点的要领,一步一步动手画,动手做,象模象 样,兴趣盎然。五位老同志教得很认真仔细,从周铁医院退休的杨医师七十多岁了,还有点胖,乐呵呵地忙得满头大汗。拿着话筒讲解的岳仲荣先生告诉我,他也是 象这么大的时候学做风筝的,就是那种纸糊的方方正正的豆腐干风筝,下面装两根飘带,那时候引起的兴趣,伴随了他一生,直到现在七十多岁了,还是非常喜欢做 风筝。他想把这个兴趣教给孩子们,让更多的小朋友自小喜欢上风筝,这样,周铁的风筝就会一直飞下去,竺山风筝节也会越办越红火。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