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解析紫砂壶作品《一粒珠》的艺术美感

时间:2014-04-25 来源:紫砂之家

  纵观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熔炼、升华的壶艺文化独树一帜并流传至今。在宜兴的文化积淀中,以手工成型为主的紫砂壶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由此产生的紫砂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和几千年的茶文化累积的精髓,融合了周边地区其它民间工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紫砂壶艺中的光器,是紫砂艺术中最具有特色艺术风格的品种之一。其“简而化之,返璞归真”的境界,堪称紫砂艺术最臻于完美的艺术,以“光润、玉韵、素雅”而见长,即壶艺的“精、气、神、韵”。它虽貌似是紫砂壶艺中最为简单的,但比之于可以凭借“后期”装饰艺术完美掩盖其“裸胎”不足,的筋瓢货与花货,其实却是“最难做”的。因为紫砂光器由于“塑像简单”的壶体,俗话好比“素面朝天”,任何细微的瑕疵都让壶的整体美感遭到破坏,因此才有“紫砂光器貌似紫砂壶艺中最为简单,但却最考功底”之说。然而历史上许多前辈大师就以其闻名流传———时大彬的浑朴,陈鸣远的精制,邵大亨的大度,近代顾景舟的精到等等,作品无不整体气度非凡、力量无限,形态鲜明生动、线条流畅。虽然艺术语言特点不尽相同,风格迥异,但无一不是完美体现了紫砂光器的素雅之美,一向为我所仰慕。

  在我的作品中,光器的数量占据了不少,每一件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构思和意义。以“裸胎”的艺术语言,诠释紫砂本质特点,光大紫砂审美观点,最大程度上去体现紫砂艺术的“精神所在”,是我创作光器的宗旨。况且这种真实简洁的表达形式,在塑造紫砂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展示自身的艺术修养,融于作品中产生令人遐想的美学情韵。这些从作品《一粒珠》中可以得到具体的展示。

 

纳福一粒珠

  “一粒珠”,顾名思义就是要塑造出如珠似玉般的圆润光洁的效果,这与传统紫砂壶圆器的要求相吻合。圆器的造型艺术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其艺术要求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的艺术境界,致使器型上的标准要求为“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美的高度浓缩。该壶壶身饱满圆和,质感于细腻光滑中透露着柔美,轻盈的线条在无形中勾画着协调婉转的比例,将行云流水之姿,刚柔相济之态,渗透进壶器的造型骨骼中。半圆轮廓的壶把,随曲线的走势由细到粗,由粗到细。壶嘴如滑过珠玉的水滴,带着曼妙的旋律,顺着壶身的流线方向,自然而然的牵引出另一生动的形象。壶盖采用嵌盖方式,以保持整体形象的完美。盖上又嵌以一粒珠,大珠怀揣小珠,层层珠玉,叠造出双重的视觉感受,加强了审美效果。

  每一只壶在表现艺术美时,都有一种主要的方式或手法,而该壶的美学情韵具体是通过“线”韵来表现的。“线”韵之美,有着凌驾于整个制造过程与结果之上的气度与境界。线条的艺术结构与生命的结构相同,蕴涵着很多必要的基因元素,好像一个生命的流动成长:先由里到外、继而由外到内,包含着自然美、变化美与和谐美。

  该壶以纵横有象、随转起合的“线”体,来表达相应的“体量感”、“空间感”与“形象感”。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多方位考量、研究后的反复精炼、体悟中自然萌生,将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气”与高雅的“线体”风貌,糅合在一起,对多角度、多层次的热衷体面关系进行微妙处理,极力精雕细琢、引人入微,以求在工艺上达到艺术升华。该壶的“线”韵,以形体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使一切创意、技艺、灵气随着“线”气任意流走,着力追求“线”的舒展,“线”的神韵,“线”的生命气息,在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的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以全方位打造“线”条艺术的无穷魅力来支撑其整个壶的美学情韵。

 

  此外,为配合“线”韵之美,该作品还在壶身上刻以遒劲潇洒的诗文,因为在诸多以“线”为共性的艺术中,书法艺术尤为突出,它能更深刻、更丰富、多韵律、多层次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审美及思想意识。这与紫砂壶的“线”性表述特点,出奇相似,可谓一脉相承。

  该壶的美,除了“线”韵的表述外,不加任何修饰的素净纯洁也是一种体现。这其实是对道家思想的一种反映。道家的精髓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以不变应万变,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造化,变幻无穷,自然变化的美,不同的人能够读出不同的意味,这才是包容一切的大美。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即是对这种朴素自然之美的赞誉。这种思想通过紫砂材质的诠释,又以“一粒珠”的造型加以贯彻,既形象贴切,又寓意深刻,有着澄净心灵的静谧之感。

  从紫砂艺术史上紫光货素器的奠基者、倡导者、实践者时大彬的出现算到今天的四五百年间,光器在数量上占有主导地位,传世精品中的光器作品也比比皆是。其造型的千姿百态,装饰的文化元素,赏用皆备的优越性,历来为文人雅士、爱壶者和收藏家所认同。它对人们的亲和力,受众面及其折射的美学情韵,是历代紫砂艺人聪明才智的结晶,也是今天紫砂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