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紫砂融合壶:传达佛法的圆融

时间:2014-04-25 来源:紫砂之家

  教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佛教文化开始广为流传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且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华文明。佛教和茶早在晋代结缘,自唐时期,茶叶的兴盛,在佛教的发展和影响下,与茶文化融为一体形成“茶禅一味”的思想,佛教崇尚茶,并且形成风尚。佛教文化自与茶文化紧密相连,以致寺庙生活处处有茶,出现了僧倡禅师与士大夫相互交游酬唱的局面。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如茶苦;人生就像泡茶,载浮载沉间,人生无常。释皎然嗜茶如命,他也将茶理与禅理结合起来,其中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日:“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其中的所说的茶禅,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佛性的境界。

  佛教和茶结缘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发展,饮茶自不能少了茶具,而紫砂在饮茶的器具中又是独一无二的,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也逐渐影响了紫砂文化,使得紫砂的创作也逐渐融合了泡茶品茶的功能,在造型上也融入了佛教文化的禅理。譬如元代就有的瓷器僧帽壶,后以瓷器造型改良创制的紫砂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以出家僧人头上带的帽子中借鉴并制造的。传说宜兴金沙寺僧人始创紫砂壶时.做的就是僧帽壶,他是仿造自己的僧帽制作而成的。通过对传世僧帽壶的研究和分析对历史传统文化与佛教传统的研究,很好折射出各个时代的面貌特征。曼生十八式之一的箬笠壶。相传僧人见曼生有佛缘便送其斗笠,曼生笃信佛教,故喜作佛壶,因而引发的灵感。并在壶身上铭:“笠荫腋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曼生慨叹佛之无量,惆然无语,佛家学说蕴含其中。还有许多在壶身上刻佛经的心经壶、紫砂佛雕、百衲壶、佛海容天壶等等,取材于佛教典故,体现的都是佛教文化,由此可见,紫砂与佛的因缘关系。

 

大留香

  我们看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可清晰地看到由佛经翻译所表现出来佛教的“圆融”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特点。圆融精神体现了佛教生命伦理的,佛教认为万有为一整体,皆由同一的终极实在缘起或现起,同生共体,互不相离。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的精神本身即蕴含着“圆融”特质。

  笔者创作此款紫砂壶《融合壶》是经过多方考虑的,也想了很多方案。后来,有感佛法的圆融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才有此灵感,壶形基础己在脑海中形成。在经过一系列的绘制、定稿,创作出了此壶。有个人的精神和所想表达的意味在其中。壶形整个透出圆润之感,壶腹饱满,器形简洁,通身大气,以源远流长的佛文化为背景,体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量无边的气度。以简练的造型承载深厚的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了紫砂艺术中以抽象和具象结合创作的经典形象。所以此壶壶盖、壶身融为一体,切合严契,壶流自壶身上走势蜿蜒。也与壶身形成一体,壶嘴分面表现光滑圆融的表现力度。壶把以两段结合而成.在把端以云状走势下接一段完成壶把。壶钮圆润饱满,如一颗佛珠。整个壶体的造型所要表现的即是融入“圆融”、“和合”之理趣概念的紫砂器。

  “融合壶”整体表现出佛家沉稳内敛,禅学的静谧、佛法恢弘大度,超凡脱俗的精神气韵。融合了佛学与紫砂文化,其意义重大。壶中佛法深厚,禅意、壶艺融为一体。紫砂壶是茶与佛之间的间接,是茶文化和佛文化沟通的桥梁,只有紫砂带有大自然泥土的特质才能表现茶禅一体的境界。紫砂壶有容乃大的境界,包容的胸怀,即为佛心,慈悲、包容。禅茶一味,佛壶一体。人生一壶茶,一茶一乾坤,一壶一世界。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