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

时间:2007-01-10 来源:紫砂之家

在陶都丁蜀镇的一条陋巷里,有一座"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斗室,他的主人就是名扬海内外的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
顾景舟1915年生于历史上制壶名家辈出的丁蜀镇上袁村。祖母是他的启蒙老师。祖父和父亲两代经营紫砂出口,使他有机会在青少年时代就看到许多名家之作,加上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故而出手不凡,二十岁左右就脱颖而出,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
几十年来,他不断地求师于文学家、书画家、金石家等,这使他在艺术格调和创作风格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他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的浮华之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他的紫砂壶很少装饰,完全靠造型美、线条美、色调美给人以艺术的感染。行家认为这种素面光身的壶最难制作,因为它纤毫毕现,既无假借,也无躲藏,没有过硬的内功是不敢为之的。顾老说:"装饰是锦上添花,不能靠它来提高艺术效果。器形本身应该是关的,就和一个人一样,形体不美,气质不美,光有漂亮的外衣是缺乏真正魁的。"
每制一把壶,从构思到成型,顾景舟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虔诚之态,就只差焚香沫浴了。别人以为已经十分完美,而他还要百般挑剔,精益求精,只要有一点点不满意的地方,他的印章是不会轻易盖上去的。
在他的工作室里,我看到了他的几件近作。去年被征集陈设在中南海紫光阁的一套"提壁茶具",造型端庄,比例和谐,虚实节奏协调,寓巧丽于刚健之中。"井栏壶"朴实稳重,线条柔美,壶嘴含蓄,壶把俏丽,惹人喜爱。他和画家韩美林合作的几件壶坯,造型新颖别致,线条飞动流畅,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顾老有一本作品图片像册,每壶一照。我看到了获国家银质奖的僧帽壶,获金质奖的牛盖莲子壶、鹧鸪壶和许多曾经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的珍品。
他的作品世称"顾壶"。收藏家以能得到他的作品为殊荣。一件盖有他的图章的紫砂壶,虽价逾万金,在国际市场上仍是人们争购的宝物。今年,厂里售出四把"顾壶",所得金额相当于顾景舟三十年工资的总和。难怪有人将顾景舟喻为"点土成金"的人。
近几年来,"顾壶"的身价日高一日,收藏家们不惜以比紫砂同等重量黄金还要昂贵的代价收藏。贪财之辈为了牟取暴利,竟冒名仿制。顾老自己就发现了二十多个不同式样的假名章,印在不堪入目的紫砂壶上。
顾景舟说:"仿是仿不像的。我的紫砂壶每一把都是心血的结晶,仿制者下不了那么大功夫,他们也没有那么深的功力;同时,凡是模制的,就是假的,我是纯粹手制。我用的图章都是当代第一流金石家镌刻的,假冒者刻不出来,即使从原章上翻拓也不像。仿其形难以得其神,取其势难以得其趣。一句话,我的风格别人是仿不成的。"
他颇为忧虑地告诉记者,随着海内外"紫砂热"的兴起,当前出现了一股可怕的歪风。一批"倒爷"应运而生,名壶失窃事件时有发生,诈骗纠纷更是层出不穷。赝品充斥市场,鱼目混珠,海外市场已出现价格下跌的苗头。顾老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紫砂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至关重要。如果说紫砂艺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犹如樯断帆破的一叶小舟,那么,顾景舟为这条风雨飘摇中的小船撑过篙、划过桨、背过纤。如今,这条船已经驶向了广阔的海洋,他们的产品远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古老的紫砂文化弘扬于当今世界,顾景舟怎能不珍惜这黄金时代,怎能不为它的命运而担忧!
今年5月,在第二届全国艺人代表大会上,顾景舟被授予国家级"大师"称号。其实,"壶艺泰斗"、"一代宗师"的桂冠,早就戴在他的头上了。对这一切,他都淡淡然,他信守"穷不失志,富不癫狂"的古训,无论顺境逆境,从未放弃过对紫砂艺术最高境界的苦苦追求和探索。
谈及今后的打算,顾老谈锋更健。他十分感叹地说,他一生中制作的上千件精品,大多数被当作商品出售了。但他早想要办一个个人作品展览,让他呕心沥血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陶艺精髓直接与广大人民见面。他的另一个心愿是想整理出一部历代名师的壶谱,逐件加以评点。他还想根据多年积累撰写一部中国紫砂工艺史,其中包括传统的工艺和他这一辈新发展的工艺。他说艺术是艺术家的生命,与其不能活跃地生,毋宁默默地死。大师的一片赤于之心溢于言表,令人感奋。
告别大师,走出陋巷,落日的余辉映红了舟楫往来不绝的大河,那奇丽的色彩,就像与顾景舟大师一席倾心交谈留在我心中的印象一样浓烈。

古 平
新华社高级记者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