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邹成程:将简单与实用进行到底

时间:2014-07-29 来源:紫砂之家

  

 

  

 

  正所谓“一千个人的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紫砂壶这样一种可包罗万象的艺术载体,每一个创作者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思考,不同的理解。

  邹成程,这个宜兴最年轻的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他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将紫砂壶的表现形式去繁就简,以致以简的线条诉求对紫砂壶至美的情怀,以致以朴素的造型还原紫砂壶的本质,最实用的功能。

  丁蜀镇土生土长的邹成程对紫砂壶有着天然而纯朴的喜爱,在他的心目中,紫砂壶就应该是一种不施粉黛的天然韵致。17岁那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学院 的邹成程走入紫砂工艺厂,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周琴娣门下学艺。初与紫砂接触,他迫不及待地想将一身所学融于紫砂,为紫砂这门古老的艺术捏塑新鲜的气息。为 了更快更深入地了解紫砂壶,他夜以继日地观摩传统器型,并将自己所学的现代艺术设计元素与之融合,揣摩古法,施以现代笔墨,他希望自己的创作是基于传统基 础上的、有意义的创新。周琴娣对于这个勤奋的徒弟也疼爱有加,将自己的紫砂技艺倾囊而授。

  邹成程的师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也经常抽出时间对他的技艺指点一二。师公的指点让邹成程如虎添翼,技艺的进展突飞猛进。

  紫砂壶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是邹成程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当他与紫砂壶相处8年之后,他越来越坚信,简单而实用就是紫砂壶的本来面目。他告诉记 者,千百年来紫砂壶作为一种艺术而流传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其泡茶的实用功能也是最具魅力的特色之一。时代的进步,给了紫砂壶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也 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一少部分急功近利的人打着艺术的幌子,对紫砂进行所谓的创新,一味地追求外表的华丽,而忽略了本质的探求。邹成程认为,自己应该为 紫砂洗去铅华,创作简单而实用的作品。

 

  “简单”,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风格。一个工艺师,没有对艺术语言的准确掌握,没有游刃有余的手下功力,没有对审美的苛刻判断,甚至没有 宁静的内心,都无法将一件“简单”的作品完美地呈献,更不用说在“简单”的外表下蕴藏一个强大的主题。邹成程就这样探索着、实践着。他的“润方”壶就是一 件秉承“简单实用”、“传承创新”理念的作品。圆润的壶身一改方壶见棱见角的外形,方中寓圆,柔中带刚,是以取名“润方”。壶身上以白描的手法,用寥寥数 笔刻画出笑容可掬的布袋和尚,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与壶型相应和,让人在赏壶的过程中感受“悠然一笑天地宽”的情怀。此外,邹成程的“葫芦”壶、“祥 瑞”壶等作品,也无不体现了他独有的艺术风格。

  邹成程相信,无论未来的艺术领域会掀起怎样的风潮,他都会将“简单与实用”进行到底。

  邹成程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1986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2003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师承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周琴娣,学习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后又受到师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的指点。其作品简洁、典雅、形神兼备,线条舒展流畅,在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008年在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作品“雅趣”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09年作品“扁石”壶被宜兴市美术馆永久性珍藏;

  ●2009年作品“谈笑风生”壶被天津市博物馆永久性珍藏;

  ●2010年作品“飞翔”壶被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