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用紫砂壶作为载体让经典再现

时间:2014-10-20 来源:紫砂之家

  近日,陶都宜兴的青年紫砂艺术家张子威用紫砂材质创意设计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壶”。“富春山居图合璧壶”巧妙地把一把圆壶分成两把半圆壶,一半刻画大陆的《剩山图》,另一半刻画台湾的《无用师卷》,两个半圆壶合璧成一把圆壶,表达圆满、团圆之意。壶的提梁采用竹藤与白玉,壶盖镶碧玉,充分体现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和血脉相连。

  

富春山居图合璧壶

 

  富春山居图合璧壶

  张子威展示其创作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壶”。依照《富春山居图》制作的一对紫砂壶“富春山居图合璧壶”在江苏宜兴亮相。通过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刻在两把半圆紫砂壶上,两壶合在一起,整幅《富春山居图》就得以“合璧”。以富春江两岸秋色为主题的《富春山居图》系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清初被焚为两断,分别称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这件书画珍品300多年后首次“合璧”展出成为两岸关注热点。

  被迫分离几百年的两个部分,终于在2011年得以合璧、团圆。

  “在紫砂创作中,发掘并个性化传递传统文化的因子”一直是张子威的追求。自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这幅名作的两岸“合璧”建议后,张子威就开始了自己对原作的潜心解读,力求深刻理解黄公望创作此画时的“精神背景和人文心绪”。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曾两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中国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员的张子威,听闻《富春山居图》合展这件事后,大为感慨,身为紫砂陶艺家的他,首次通过紫砂艺术,创制了《富春山居图合璧壶》,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幕。

 

  这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半圆壶组成的对壶。在两个壶上,分别刻画了台湾的《剩山图》和浙江的《无用师卷》。“富春山居”这四个字也分刻于壶盖上,为了和壶的整体风格相配,壶的提梁采用白玉制成竹藤形状,富贵典雅,高风亮节。两个半圆壶组合成圆壶的时候,也是《富春山居图》合二为一最美妙的架构。壶、字、画同时团圆,那是文化的合璧,根的相连。两岸人民本就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张子威的这个作品融合了历史、人文、时代的特征,是当代紫砂的创新,收藏品中的精品。

  张子威说先人遗留给我们的那些历史文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中国人民的无价之宝。因此,该壶身上的画幅,张子威在准确表现“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意境时,大胆取舍,力求用最精当的工艺,表现黄公望“在生命最后章节意欲传递的意蕴”。

  年届不惑的张子威,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作陶瓷的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熏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型多变,近年来一直深得国内外高端藏家的热追。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