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学院详情

紫砂泥料知识集锦

时间:2014-11-24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广布于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类。白泥是一种灰白色为主颜色单存的粉砂质铝土质粘土;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通称页岩),未经风化,又叫石骨,材质硬、脆、精;嫩泥则是一种以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杂色粘土,材质软、嫩、细。宜兴陶都所产的各种天然陶土,不论是甲泥或嫩泥,都含有多量的氧化铁。含量多的约在百分之八以上,含量少的也在百分之二左右。又因各种甲泥和嫩泥含铁量多寡不同,泥料经过适当比率调配,再用不同性质的火焰烧可以呈现颜色深浅不一的黑、褐、赤、紫、黄、绿等多种颜色。这就是紫砂壶呈现各种瑰丽色泽的原因。

  宜兴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红泥(或称朱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朱泥的土质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因收缩率高达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

  • 君博

  为了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艺人们透过把几种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使之产生非同寻常的应用效果。大凡名家对泥料的配制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进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为某些名家的代名词,也突显了名家的艺术风格。如作品烧成后呈现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冷金黄、金葵黄……等多种颜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掺入粗砂、钢砂,产品烧成后珠粒隐现,产生特殊的质感。

  紫砂器表面的色泽取于自然泥色,程序是这样的:先将各色原料分开碾细,然后用清水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层蜡膏,即为有用的色浆原料,烧成后永不消褪。近年来还试制成功了醮浆红泥,仿金属光泽液等化妆土,丰富了紫砂产品的色彩。

  紫砂陶器所用主要原料紫泥,行家形容紫泥是泥中有“骨”。这个“骨”就是紫泥中的石英颗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砂”。它与粘土、云母、赤铁矿共生一体。紫泥不能用水直接膨润,粉碎至一定细度,不必与其它原料配合,单一原料即可成型烧成品种繁多的紫砂陶器。

 

  泥料發色指紫砂泥燒成中發生的色彩變化。紫、紅、黃三種基泥,由於礦區、礦層的不同,加工過程的差異,以及窯燒時溫度等各種因素,其發色變幻莫測,變化微妙,巧奪天工。經嚴格的篩選加工和配置,才會產生色彩斑斕的五色土,常見方法有:

  (1)篩選各種純淨的泥質加工處理。

  (2)不一樣的泥相拼配,可以塑造成多種泥色。

  (3)用不同顏色的泥條放在一起扭絞形成,多種顏色對比成為絞泥。

  (4) 將泥混合摻入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顆粒,產生顏色深淺效果。

  (5) 將泥混合摻入不同大小的顆粒,產生梨皮效果。

  (6) 在泥料裏加入適量金屬氧化物,使色澤豐富,提升明亮度。

  (7) 在泥料裏加入適量的氧化鋅,使泥料在燒窯時降低燒成溫度。

  不同泥料相拼,加入適量氧化物,又會產生各種色澤變化,又形成許多新的泥種。如:團泥、朱砂泥、菜茄泥、豆碧泥、墨綠泥、天青泥、綠泥、枇杷黃色、葵黃泥、赤鱔泥、黃金桂花泥、大紅袍泥、嫣紅泥、朱泥、黑鐵砂等常用的泥色相拼有:

  (1)本山綠泥與適量紫泥相拼,調製成 團泥 。

  (2) 伏東紅泥適量加入鐵紅粉,調製成 朱砂泥、大紅袍泥、嫣紅泥 。

  (3)白泥適量加入鐵紅粉,調製成 朱泥 。

  (4) 紫泥適量加入氧化錳,調製成 深褐色 。

  (5) 紫泥適量加入氧化鈷及氧化錳,調製成 黑鐵砂 。

  (6) 本山綠泥與少量的白泥相拼,再適量加入鉻綠,調製成 菜茄泥、豆碧泥

  (7) 本山綠泥與少量的白泥相拼,再適量加入氧化鈷,調製成 墨綠泥、天青泥

  (8) 本山綠泥適量加入氧化鈷,調製成 綠泥 。

  (9) 本山綠泥與少量的白泥相拼,再適量加入鉻錫黃,調製成 枇杷黃色、葵黃泥、赤鱔泥、黃金桂花泥

 
  • 雪华

  清水泥原指是成泥方法,底皂青是优质紫砂矿料。黄龙山四号井是和其他黄龙山矿井一样仅仅是夹泥矿,而且四号井早已废置.底皂青矿料也不仅仅出在四号井,黄龙山其它矿井都可以出优质的底皂青矿料.

  烧结度高声音相对较脆.吸水率低.颜色滋润.烧结度偏弱,则向反,敲击声音沉闷,吸水率高,颜色晦涩无光泽.主要是第一次烧成烧结度不一。若第一次烧结度较高,捂灰成色会润一点,烧结度相对底一点,则捂灰以后会感觉壶表有些“涩”,但后者相对容易泡养一点。

  "焐灰"是老的说法,就是将烧嫩欠火或其它因素需要改色的茶壶,放入陶瓷钵头内,再用柴草灰焐好密闭,在低温缺氧状态烧制(还原气氛烧制,利用紫砂主要着色的铁离子在低价状态成现灰黑色的原理).紫砂壶焐灰,因为效果特殊,有"温润如墨玉,坚质似铁石"之美誉.

  声音沙哑还是清脆主要和烧成玻化程度有关.

  好的泥料应该纯,净.烧成后要友质感.在制作过程中,对制作艺人来说可塑性要强.成品率要高过去因为窑炉的局限性.还要求泥料吃火要相对低些.

  泥料不经过除铁的话烧成成品大多会出现黑色斑点.温度过高会出现熔点孔。

  一把成功底皂青焐灰,颜色应该是黑内透青,青中泛蓝.保持原料的颗粒质感。和其它拼制黑了区别,拼制黑料,相对颜色呆板,质感较弱.。

  团泥不可以焐灰.

  “吐黑”主要是指质地疏松的“团泥”壶泡养以后表面因为吸附黑色素。一般质地坚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烧结度合适。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造成配制团泥吐黑主要是,烧结度不够,形成因素主要是选矿不好泥料致密度差,结构疏松等原因。

 

  天然的团泥只要烧结,不会"吐黑".

  用本山绿泥配制泥料,因为结构相对疏松,泥门不紧就容易吐黑.

  本山绿泥不可以直接成泥制作作品,这是配制泥料的常识.吐黑是因为泥质结构疏松,而本山绿泥正因为烧成结构疏松,所以不可以直接成泥.

  黑色斑点可能是泥料中的铁质.泥料不经过除铁的话烧成成品大多会出现黑色斑点.温度过高会出现熔点孔.

  朱泥中的铁质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朱泥含铁很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出现铁熔点。

  底皂青泥料在长时间陈腐后,假如使用时艺人不注意,很可能在烧成成品上产生黑色晕纹.因此艺人在用陈腐时间较长的底皂青原料时一定要重新杵打充分,才可以制作.

  市面上一些劣质泥料通常是用普通的有色黏(陶)土,粉碎后假如色料拼配而成,就颗粒结构看,缺乏原矿紫砂矿料质感的丰富性,断面结构也非常单一,玻相充分,没有紫砂泥料砂质颗粒的不均匀状态。紫砂泥料的优劣,主要也体现在以上的特征上,经过泡养,颗粒质感圆润,饱满,砂感丰富。双重气孔可以保证紫砂器皿的透气性,和相对的隔热性质。

  团泥料相对要比紫泥和朱泥更为直观。好的团泥矿料是天然的紫泥和绿泥共生矿料,但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颗粒结构的特征是“骨多肉少”砂感强烈,表面质感十分丰富(见图1)。劣质“团泥”烧成后颜色发暗,有晦涩感或者特别艳丽但没有质感,几乎看不见砂质。典型的就是市面上“黄朱泥“敲击声音清脆,透气性很差,表面没有砂质感。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