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学院详情

朱泥料的探究

时间:2014-11-26 来源:紫砂之家

  朱泥自古以来都是带着神秘色彩,经本人十几年来多方查证,以下资料分享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在《朱泥壶的世界》这本书的第七页题到~最早的朱泥壶并非鲜艳欲滴的大红色,也就是说以前黄红色的朱泥并不是今日所谓〝朱泥壶〞。及第八页题到~朱泥的原矿土,大部份都是土黄色的。

  而在《阳羡砂壶考》这本书的第五十二页壶土类别题到。

  胎骨 嫩黄泥出赵庄山以和一切色土乃粘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胎骨为支撑坏体架构的意思)

  朱泥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经风日之石骨(石骨为未完全风化之土块,开采时需以硬器掘之,坚硬若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也陶之乃变紫砂色。

  第五十三页壶质辨别题到~

  (一)由明以迄清初

  (甲)凡紫砂制者胎骨硬而坚色润而光和

  (乙)红泥所制者胎骨虽不如紫砂之坚温润透明则一也

  (丙)至白泥黄泥胎骨之坚硬与紫砂无异唯温润透明则不如

  (二)雍干之世

  (甲)紫砂制者胎骨仍属坚硬而温润透明已逊

  (乙)至朱泥所制者胎骨松而不结色枯而不泽每以釉作皮使其光腻已非本质之美矣

  (丙)惟黄泥白砂所制者胎骨之坚色泽之温润与清初制品彷佛相似

  (三)降及嘉道

  (甲)紫砂壶胎骨之坚仍可比美清初唯透明温润殊为逊色

  (乙)白泥亦复如是

  (丙)独朱泥制者胎骨坚硬胜于雍干传器而略逊于明且与清初相较色仍温润仅透明不如耳

  (四)递至咸同光宣

  (甲)紫砂制器胎骨之坚尚与嘉道传器相伯仲惟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

 

  (乙)白泥所制者亦同

  (丙)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寡。

  • 上竹段

  在明末清初称赵庄为黄泥赵庄,到了清中期开采不到嫩黄泥因改为赵庄,有了以上这些数据的参考,可以推断出明末清初,当时在赵庄山以人工少量开采石黄的嫩黄泥矿作为朱泥原料,胎骨之坚,色泽之温润;到清中期时就开采不到嫩黄泥,转为使用同矿区开采到的石黄心(像鹅卵石坚又硬),而这石黄心内有一层一层的嫩黄泥,当时以这鹅卵石经过整颗捣碎做出的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寡。

  所以明末清初用石黄的嫩黄泥作出的朱泥壶为上品,用石黄心经过整颗捣碎做出的朱泥壶为略逊,此项分析结果分享大家,希望大家在认识朱泥壶方面,有所帮助。如想更进一步了解嫩黄泥与石黄心,请看泥矿图示。

  一般朱泥壶所使用的泥料简介:

  朱泥壶的泥料是从宜兴本山甲泥矿中精选得来,大部份以红泥为主再按一定比例添加石黄嫩泥调配炼制而成,还有一些是由宜兴市洑东乡东面的矿区所开采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又称小红泥),自古以来即是壶艺制作名家最爱使用的原料。

  石黄嫩泥:

  石黄嫩泥是从宜兴市丁山赵庄山石黄嫩泥矿中精选出来的嫩泥原料,内含二氧化硅、石英等多种特殊天然矿物成份,亦可将水离子分解成更细小使水质成为软水。石黄嫩泥所做的茶壶生坏,经窑烧时会产生很大的缩收比,缩收比约28%~40%,收缩比例大,就容易产生皱纹、开裂、变形,石黄嫩泥原料细度高、黏性差,在制作过程中,厚薄度没掌握好壶内就会出现内开、变形。从古留下来的朱泥老壶,大多有皱纹,皱纹是因收缩比大所产生的,所以越纯越好的泥料,所做成的朱泥壶表面,所产生的细纹也就越多越密集。

 

  特色:

  赵庄山所出产的石黄嫩泥原矿泥色为土黄色,泥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石英,烧成的壶表面会产生高结晶细小颗粒,颗粒分布均匀色泽温润透明呈黄红色。

  使用事项注意!

  石黄朱泥原矿所作之朱泥壶因收缩比大,高结晶、高密度、张力小,建议要泡茶前先温壶,才不致因温差大而开裂。

   石黄朱泥 窑温:约1040℃。收缩比:约35-45%。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