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宜兴陶土资源的主要种类

时间:2015-10-15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陶土资源主要种类有:白泥、嫩泥(亦称黄泥)、甲泥(亦称夹泥)、紫泥(古称青泥)、红泥(亦称朱泥)、绿泥(亦称段泥)。截止1984年,宜兴陶土资源共发现55处重点矿点,陶土矿占全省总储量的95%以上,其中以甲泥矿分布最广,嫩泥矿其次。宜兴的陶土原料都产在鼎蜀镇附近几十里范围内的小区和原野,宜兴境内有三条主要山脉,即铜官山脉、龙池山脉、太华山脉,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这些小区。

  陶都所产的各种天然陶土,不论是甲泥或嫩泥都含多量的氧化铁,多的含量在8%以上,少的也在2%左右。用这种泥料制成器胎,经过氧化焰1000℃到1250℃之间的烘烤,胎质就呈现褐色或紫色,这就是乌泥胎或紫砂胎的由来。同时,又因为各种甲泥和嫩泥的含铁量不同,经过适当配合,再用不同性质的火焰烘烤,可以呈现深浅不同的黑、褐、赤、紫、黄、绿等多种颜色,这就是紫砂壶可以烧成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

  紫砂壶所用的原料统称为紫砂泥,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地质特征及成因基本与甲泥一致。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与它同类的还有大红泥、乌泥、白泥、本山绿泥和黑绿泥。这些陶土都深藏与岩石层下,杂于夹泥之中,出矿时呈岩石质块状,金国摊场风化,成为豆粒颗状,再经过细磨,通过200多孔眼没平方厘米的罗绢钢丝筛筛下粉末,加15%的水拌成生泥块,再经多次垂打,使泥料压缩黏韧,就成了可以用来制坯的紫砂泥

 

卢宁刚作品:纳福一粒珠

  紫砂壶入窑烧炼耐火度较高,不易变型而易变色,紫砂壶烧成后的颜色,本来是一种黯紫色。这是一种古雅幽静的色调,所谓"栗色黯黯,如古金铁"。以后,经过历代名匠的调制配合,增加了许多颜色,主要的有海棠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淡黑、沉香、小碧、冷金、闪色等,此外还有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橘柚黄、新桐绿、琅翠等名称。这些多种多样的色彩,有的是泥料的天然本色,有的是古人们利用不同的泥料调制配合,并在烧炼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形成的。

  但经过几十年工业化生产后,人们逐渐发现用原始手工方法炼制的紫砂泥比大工业生产的更能体现紫砂本身的个性,手工味更浓,更有人情味。于是近年来,有不少名师开始摒弃工业化作法,而采用手工作坊作法,所以对于泥料的配比和处理,有"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的说法。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