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学院详情

各个时期紫砂泥料的特性

时间:2016-01-20 来源:紫砂之家

   由明以迄清初,凡紫砂制者,胎骨硬而坚,色润而光和。红泥所制者,胎骨虽不如紫砂之坚,温润透明则一也。至紫砂制者,胎骨仍属坚硬,而温润透明已逊。至朱泥所制者,胎骨松而不结,色枯而不泽,每以釉作皮,使其光腻,已非本质之美矣。

  降及嘉道,紫砂壶胎骨之坚仍可比美清初,唯透明温润殊为逊色。白泥亦腹如是。独朱泥制作者胎骨坚硬胜于雍乾制器,而略逊于明,且与清初相较,色仍温润,仅透明不如耳。

咸仲英作品:大济公壶

  递至咸同光宣,紫砂制器胎骨之坚与嘉道制器相伯仲,惟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白泥所制者亦同。朱泥壶则胎骨乾而色寡。

  这些记载,对我们了解不同时代紫砂壶的胎骨,肌理效果、颜色很有帮助。大体上说,明代紫砂壶普遍泥料质感较粗,且多含砂,触摸壶体手感皆平滑整齐,硬朗温润,轻叩之发出沉闷的木击声音,壶表面有自发的黯然之光,色泽多为紫褐色。

  清代紫砂泥料的质地普遍很好,原因是对紫砂料的加工远较明代精细。清初泥料有含砂与不含砂之分,含砂者有粗犷之感,不含砂者显得细腻,烧成之后似若玉石,抚摸壶表细滑坚润,紫砂色泽深紫,品质优良。清代嘉庆道光朝以后,泥料加工仍然很精细,但制品色泽有干枯之感。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