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清代时期的紫砂工艺

时间:2016-02-17 来源:紫砂之家

    清中期以后,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也如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生产工艺技术曾一度得到发展。而在艺术创造方面特别是在雍正(公元1723年)以后出现了衰退,出现了繁琐、堆砌等作风。但是,清代对于陶瓷工艺品的评鉴和研究较为重视,出现了许多专业论著,如《陶说》、《陶录》、《陶雅》、《古窑器考》等,对紫砂壶也不例外,为了继承和借鉴,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紫砂壶造型的理性总结,出现了与当时其他工艺品所不同的创新制作氛围。

陈宏林作品:五虎井栏

 

  一是始终保持原来的风格,民间各抒其巧、各显其长、朴素大方、意匠精致的作品不断涌现;二是迎合当时的需要出现了大量的加花鸟果木、龙凤走兽捏塑或壶体浮雕和仿生型,《风卷葵》、《鱼化龙》、《松鼠葡萄壶》都是这方面的典型的作品,同时开始出现印包壶、茄式壶、石榴壶,福、禄、寿也出现在壶体上。而且还出现了珐琅彩工艺用在壶体装饰上,华丽但不落浮躁。紫砂壶在清代的这种生产制作状况,是在其他传统工艺品的生产中所没有的,在当时其他陶瓷品种的生产中也绝无仅有。这方面原因有二:一是民间大量的艺人承袭前人的手工技艺。传统工艺风格,创作习惯不易改变,对清代满文化的传统难以接受,明末清初尚在的一批文人雅士也需要这种传统的风格。二是紫砂壶的生产制作工艺、工具装备较其他陶瓷相比,依赖性不是很大,手中的变化完全由自己掌握,不受制约。这样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为不同对象服务。前者淳朴自然,富于文化气息;后者刻意造作,具有匠心和雕琢气。各种不同的品种,流传至今。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如何对其发扬光大和升华应给予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清后期,由于客观上造成的舶来文化的进袭,产生了中外工艺文化的冲撞和磨合,以至于发展到交流和吸纳,使传统造型以及装饰又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类似于《洋桶壶》等典型特征的作品,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