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宜兴紫砂在欧洲的收藏

时间:2016-04-13 来源:紫砂之家

   欧洲17、18世纪收藏的宜兴紫砂壶,时至今日都保存完好。与景德镇瓷器相比,紫砂壶的数量有限,入编收藏目录的就更加稀少,但其承载的相关信息真实可信,引人注目。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丹麦王室收藏,从1650年就开始,1665年入编收藏目录。数量最多、品质最好的是强人奥古斯都二世收藏,大约从1700年开始,1721至1727年间入编收藏目录。

  弗雷德里克三世的收藏:弗雷德里克三世(1609 —1670年)是丹麦和挪威的国王(在位时间,1648—1670年)。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喜欢收藏古董。欧洲当今很多博物馆的藏品有的就来自于他的收藏。当时来自远东的东西很少,被称为“稀世珍品”。在他的藏品中,紫砂陶引人注目不是在其数量,而是在其年代。数量只有四件,三把茶壶和一只觚形花瓶,现保存在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其中最醒目的是一把双流壶,实属稀罕之物。此壶有两个壶流,壶身被中间隔层一分为二,可同时沏两种不同的茶。六方形制壶身;马镫形提梁,上端为编织纹;壶面岁寒三友纹贴花装饰,每一面依次为松、竹、梅;六方龙吐水形制壶流;六方平盖上有钱币、贝壳、元宝、灵芝等贴花图纹;塑佛狮壶钮。欧洲工匠加配了精致的包金装饰,壶嘴头包金上配盖子,盖子上再加一只公鸡。此壶制作年代约在17世纪中期。

  奥古斯都的收藏:弗里德里希·奥古斯都(1670—1733年)一世是萨克森选帝侯,在获得波兰王位后改称为奥古斯都二世。他也被称为“强人奥古斯都”,对各种事物有强力的占有欲。他喜欢女人,结果成了300多个孩子的父亲;他对中国瓷器有嗜好,他的瓷器藏品达24000多件。1721年,他下令为这些藏品建收藏目录和博物馆,并向公众展出。1726年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位强人坦露了他对瓷器令人费解的痴迷:“你难道没有觉察到我对东方瓷器及荷兰橘树的痴迷毫无二致,我的意思是,如果说你对这两样东西的痴迷成了病态,那么何伦拥有多少你会觉得还不够,还渴望得到更多”(多人合著《麦森:J·F·伯特格在萨克森发现制瓷秘诀1709-1736》,巴黎,1984年版)。这个另类的国王曾经为他看中的瓷器做过一次惊世骇俗的交易,这在历史上有案可稽。1717年,他用一个龙骑兵团(约600个士兵)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交换了151件瓷器,其中大部分器型硕大。

 

  在他的藏品中还有紫砂陶共计118件,其中大部分是茶壶,也有茶杯、茶托,还有一些花瓶。每件藏品的底部有收藏编号,同样的编号转抄在收藏目录上,并有简要描述,如大小尺寸,有些还言明来源。这些紫砂壶大部分是1680至1723年间的宜兴外销壶(万福莱先生将另著书详说)。在19世纪,德累斯顿博物馆出售了藏品中一些复制品,但紫砂壶不受当时藏家的欢迎,所以都得以保留,这也是幸事。不可思议的是,馆中所有藏品在二战中躲过了盟军1945年对德累斯顿实施的狂轰滥炸。同年5月,苏联红军掠走博物馆的所有藏品,直到1958年才归还这20000多件瓷器,包括宜兴紫砂陶。


陈晓云作品《竹趣》

  英国艾勒斯福德伯爵的收藏:这批藏品共计60多把宜兴紫砂壶,由第4代艾勒斯福德伯爵(1751—1812年)收藏,目的是为了让“他的古董希腊和伊特鲁里亚花瓶有个伴”。其中大多数是外销紫砂壶,制作年代在1680-1775年之间。其中有两到三把是内销紫砂壶,制作年代可追索到1800和1825年。很可惜,家庭档案资料在1979年的一场火灾中被焚毁,否则我们还能获得更多确切的信息(参阅菲利普·艾伦著文“17-18世纪宜兴出口陶”,收录在《东方陶瓷学会会刊》,伦敦,卷53,1988-1989年版)。

  弗兰克家族的收藏:这批数量可观的藏品是从1850至1880年间收藏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很多紫砂陶,大约120件,有茶壶、花瓶、执壶、鸦片烟窝。所有藏品于19世纪末捐给了大英博物馆,使该馆紫砂陶的收藏数量增加至250件。

  格兰德迪尔的收藏:格兰德迪尔的收藏是在1887至1910年间完成的,现保存在巴黎的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批藏品数量之巨(有6000件之多)、质量之高令人赞叹。格兰德迪尔是个非常有远见的收藏家,当时人们对中国瓷器还知之甚少,而格兰德迪尔却得以收藏到一些令人称奇的、今天看来很珍稀的藏品,其中还有几件弥足珍贵的紫砂壶。

 

  托马斯·多伯雷的收藏:1769年,法国国王授予法国东印度公司开展海上贸易的许多特权,这大大激发了私人企业的业务拓展。1812年,托马斯·多伯雷(1781– 1828)在法国西部港城南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托马斯·多伯雷有限公司”。除了捕捞业,他很快又把业务转向与远东的贸易。1818年4月,他的一艘810吨位的三桅帆船“法兰西之子”号从南斯出发去了中国,于第二年6月4日返回。由于首次航行非常成功,他与远东的贸易持续了好几年,那艘船到远东至少又去了三次。“法兰西之子”最后一次从中国返航是在1827年的5月,带回了242吨茶叶,有各种等级的绿茶和红茶,其次还有食糖,以及桂皮、贵重木材、丝绸和工艺扇子。(参阅南斯托马斯·多伯雷博物馆,《远航中国1817– 1827:托马斯·多伯雷藏品》,南斯,1988年版)

  1821年10月,托马斯·多伯雷请他的船长杜霍特理从中国给他带一些自用的纪念品,并对想要的东西作了仔细的描述:青铜壁炉架、中国画颜料和画笔、书籍、硬币、一副中国象棋、一套质量上乘的瓷器茶具和几把“漂亮的巴洛克风格的茶壶”,费用预算大约20个皮阿斯特(皮阿斯特是古代银币,在很多国家流通,如西班牙、奥斯曼统治下的中东地区、法属印度支那国家,在中国俗称双柱银洋,或称坐洋,使用时要称重,还要检查成色,1皮阿斯特相当于中国当时的货币7钱2分银子)。他所指的巴洛克风格的茶壶就是宜兴的外销紫砂壶,但船长没有买到,因为外销紫砂壶半个多世纪前在宜兴就停止生产了。现藏南斯托马斯·多伯雷博物馆的四把壶都是当时买到的内销紫砂壶。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