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缅怀紫砂泰斗宗师顾景舟

时间:2006-11-28 来源:紫砂之家

 1996年6月3日下午3时37分,顾景舟先生停止了呼吸。医生全力抢救,院方在4时宣布终止抢救。所以当时在讣告中宣告去世时间是下午4时。
  光阴似箭,距今已经10周年了。在这10年中,曾经在5周年时候举行过纪念会;曾经在先生90周年诞辰之年,在无锡、上海两地举办过颇具规模及影响的展览;并同期出版发行《紫砂泰斗顾景舟》、《景舟壶艺流别录》这两本书,《紫砂泰斗顾景舟》4集电视专题片,以及发行了相关邮票。
  今年是先生逝世十周年,在这十年中,紫砂行业走出了低谷,走向了繁荣,这是可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的,也是大家应该珍惜的。
  20年前,我在港商出版的书籍中,尊先生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先生不愧为紫砂发展过程中的一座丰碑,尤以“一代宗师”的分量更重。所谓泰斗,即泰山北斗也。宗师,旧时称尊崇堪为师表的人,孔子,就是最早的、影响最大、家喻户晓的宗师。而尊顾景舟先生为宗师,是因为先生在紫砂技艺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传统的精华,并给以创造和总结,使紫砂工艺技法更科学、更合理、更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言传身教,推而广之,影响了一大批紫砂从业人员,其中不乏当今紫砂界的翘楚。他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都能告诉你一个为什么,使人获益匪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十八讲”。准确地说,应该是二十讲,只是最后两课,我未能整理入册就流传出去了。顾景舟先生的艺术体系,仍然在影响着现在的紫砂行业乃至将来。
  如果顾先生个人的技艺与历史上的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作比较,似乎难分伯仲,但是依其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在传承这一点上,先生是远远超越了前辈名家。当然,社会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紫砂这个领域,顾景舟先生在继承、研究、归纳、总结、传承上所作的 ,所付出的辛劳,才是他对紫砂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现在有那么一些人,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说已经超越了顾景舟,有比价位的;有比精细的;有比光洁的;有比造型新的等等。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比全方位的。大概在八、九年前吧,台湾《茶与壶艺术》杂志社组织了一次“宜陶知性之旅”。在座谈时,该社张社长就提出:“现在台湾,有的工艺大师的壶价已经超过了顾老,泰斗的称号是否应该移位?”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有一句谚语说,老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鸡永远飞不了老鹰那么高。”泰斗、宗师是技艺、素养及影响力综合、全面的衡量,不能作单一方面的比较,更不能以价位的高低作衡量的标准。应该说,敢于跟顾景舟比是好事,敢于超越则说明你胸怀大志,是紫砂事业的幸事。能多出几个赵钱孙李的泰斗宗师又有什么不好呢?问题是不能搞田忌赛马,如果以田忌赛马的战术和顾景舟比较,以抬高自己,除掉留下笑柄以外,恐怕不会有其它。还是稍安勿躁为好。
  紫砂业内的造假,不可小觑。有的造假者为了找一点理由,说什么顾景舟也曾做过赝品,更何况他们。确实,在上世纪20—40年代,一批紫砂艺人,在上海一些古董商的操纵下,是以做赝品为主。但是,这些艺人是为了生活,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于这一段经历,顾景舟先生是“勇”者。1992年台湾一个紫砂研究者收藏家王则发先生曾愿出100万的酬金,了解当年上海紫砂仿古的这一段历史。而顾景舟先生的回答是;“谁想钞票谁去说。”1995年8月16日下午,来访的美国三藩市亚洲艺术馆谢瑞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黎淑仪向顾景舟先生问及上海仿古的史实,先生拒说。但是先生说了“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先生是勇者。可是因为先生不愿说出他曾经亲身经历的那一段历史,而其他艺人大都已作古,无疑也为紫砂史的研究也留下了遗憾。
  现在的造假者,把先生这一段历史抬出来,作为挡箭牌,那与现在讲诚信、知荣辱的要求格格不入了。
  值此顾景舟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作此短文,以表达敬意。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