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学院详情

朱泥壶的世界

时间:2007-06-28 来源:紫砂之家

    壶应该是爱茶人最隐秘的心事,或于清露芳晨,或于微云静夜,或共知音素心,或与无声琴弦,点点滴滴,梅馥兰馨,却都必与摩挲指掌的茶壶灵犀互通。
    宜兴砂壶独得天厚,色烂如锦,加以砂质变化万千,盲窈难状,紫泥之深沉,段泥之雅致,而我却特钟情于朱泥之文秀。
    或许于常人眼中,小小的朱泥壶,既没有雕琢的贴花,更没有奇巧的造型,为何会令人乐此不疲地梦寐搜求?相信同好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吧!
    这十几年涓滴不遗地搜藏朱泥壶,经历了许多爱好者都必经的路,常常为一把壶的来历真伪,反复推敲泥质做手印章款识,而至废寝忘餐,偶有所得,那份欣喜实在难以为人所道。
    在这段历史中,有两把壶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或者可以说是得而复失的缘故,令我很长一段时间都闷闷不乐。
    徐恒茂的壶一直是我所钟爱,辗转听到有一把流传有绪的精品,自然费尽唇舌拜托友人,请那位藏家无论如何割爱。隔了个把月,他拿来~个锦盒,我眼前先就一亮,盒子的宋锦象牙签,以及精致非常的做功,已经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泥色嫣红而不妖艳,壶体线条流畅,流把呼应严谨,叩在手上的那份妥帖舒服,心里的欢喜,恍如故友重逢。友人交待说那是后人让出来。搁在八宝架上几十年没有用过,要小心处理。有了这样的警告,自然加倍小心,先是浸在冷水差不多一星期,再以温水慢慢地炖,反复地搅了整月,才敢轻轻地叩了几下,真是称得上声振金玉,然后用棉布细细地盘,原来隐含不露的宝光焕然灿发。泡了两次茶,都使我陶醉其中,越发理解前人“宝爱之”的心情,到了第三次,才注水,微小而清脆的“卡”的一响,一颗心猛然往下沉,定睛细看,从壶把到壶底,有小指甲那么长的裂缝。事后当然可以豁达以待,但当时心痛的感觉仍历历如在目前。现在已转赠陈君景亮,因为我曾携此壶讨教,希望得出破裂原因,以免覆辙重蹈,谈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相视而笑:“安天命吧!
    第二把是昆田壶,通体流丽,虽然稍逊于那把,却亦叫人非常喜爱,我嫌它好像烧得火候不足,托师傅重烧。从前也有同样的情况,都没有出过岔子,可是几天后,师傅告诉说爆破了,而且只是在80℃以下,大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赶忙叫他拿“尸体”来看,整个壶盖壶把粉碎,壶身也脱落了一块装饰土,盛水却不漏,堪称另一宗“公案”。
    这两件事却诱发了我的奇想:旧壶毕竟因为年久日长,许多意料不到的问题随时会发生。自己喜欢朱泥壶也不完全为了它的古董价值,不如尝试邀请一些传统技艺踏实的名手,按照古法制作,一过曼生仕诚的瘾头。
    这个设想由酝酿到实现经过几个年头,先要重新养泥,但不能采用现在一般的机器加速炼泥方法。等到泥土成熟,按照新的小壶肌理结构的概念进行制作。现代创新争奇的思想,已经取替了以流把体盖浑成圆满的制壶理念。先是拿一些精品叫他们仿造,解释许多细微巧妙之处。由于全是用手捏制,跟时下拍胚的手法难度更大,所以又要一段颇长的时间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水准。最后是按照自己泡茶的理论,对许多形制再作调整修改,然后叫壶手领会表达,务求泥质手艺火候造型理念都称心如意,才算满足。
    有些同好看到以后,都问我从哪里找到那么多既完美又完整的精品,最初笑而不答,心实喜之,告诉他们真相后,都希望以后多做几把分享。于是我又仿效古人,以“渊如馆”为号,每个款式以二十把为度,以与朱泥同好共赏。整个创作过程的甘苦酸甜,因为种种的回响,令我更加咀嚼不已。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