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悠悠紫砂情

时间:2017-10-26 来源:紫砂之家

  当今宜兴紫砂界,有50年以上的从艺者已屈指可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汪寅仙,她以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的壶艺风格,不断创造紫砂的奇迹,被誉为陶都之魂。她多次参加东西方陶艺文化交流,部分紫砂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并曾作为国礼向外国元首赠送;她大爱无疆,先后向希望工程、抗洪赈灾等各类慈善事业捐款60余万元。这位德艺双馨,在紫砂艺苑勤奋耕耘的女性,至今仍然为弘扬紫砂文化而劳心操力,绵延着悠悠紫砂情怀,续写着人生的辉煌。

 

  1956年,年仅14岁的汪寅仙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此和紫砂结缘。她先师从吴云根学艺,后转师花货大师朱可心门下。在名师的指导下,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1959年起,她和师傅朱可心共同临摹制作南京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圣思桃杯》获得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送往苏联展出,艺术天赋在紫砂界崭露头角。随后,又先后临摹仿制紫砂历史上的名作,如时大彬的《印包》、陈鸣远的《梅桩》、邵大亨的《掇只》、冯桂林的《梅段》、杨氏的《风卷葵》、陈光明的《印包》、黄玉麟的《供春》等。她曾说:“临摹紫砂历史名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掌握紫砂传统的精髓,既要做得像,还要以审美的目光,对原作进行适当的改进,仿中有创,更合乎尺度,争取更完美。”这一认识,对她后来的花货创作及制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紫砂陶艺的发展重在传承,更需要艺人在实践中博采众长,形成自身的作品风格。1973年,汪寅仙因技艺出众,被安排到厂研究所,专门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这期间,她又受教于裴石民、王寅春蒋蓉等名师,并得到顾景舟的指导,转益多师,使她在紫砂艺术上技艺精进,光货、筋瓤货均有相当造诣,尤擅花货创作。1988年,汪寅仙进入了创作盛年,十分注重作品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当年,她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的《曲壶》,就是艺人与学者互补的光货经典代表作。此壶运用线面的结合,产生了动与静、虚与实的对比,使一个小小的静壶体产生了韵律之美,荣获1990年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一等奖,并先后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其它光货作品源源不断,美轮美奂,如《神鸟出林壶》、《千禧壶》、《心手相连壶》、《云龙壶》、《玉炉壶》、《浣纱童子壶》,与徐秀棠合作的《水利壶》等,都是用最简练的线条,塑造最简洁的形体,揭示人生哲理或彰显时代精神。

 

  50年来,汪寅仙共设计创作新品数百件套,种类有壶、茶具、酒具、咖啡具、花盆、瓶、文房雅玩、陈设件等。其中,有3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2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设。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香港茶具文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无锡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均收藏其代表作品。为了沟通东西方陶艺文化交流桥梁,多年来,她的许多作品参加了在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览或个人技艺表演。从1989年至2006年6月的17年间,她先后向希望工程、学校建设、抗洪赈灾、见义勇为、东南亚海啸、敬老事业、社区建设、社会弱势群体、慈善事业等捐款612700元,还不包括其它捐赠的茶壶11把,这在所有艺人中是不多见的。德艺双馨,展示了她为构建和谐社会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一片悠悠的紫砂情怀。紫砂技艺,必须代代相传才能发扬光大。而今,汪寅仙带出来的60多名第子,均成为今天紫砂界的中坚力量。她的孩子姚志源、姚志泉继承母业,在紫砂艺苑里潜心钻研,已成为新生代中的佼佼者。这些,都是汪寅仙所希望的。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