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学院详情

在紫泥路上留下脚印

时间:2010-01-12 来源:紫砂之家

        每个人在自己所走过的路上,都想留下一串脚印,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人留下了深深的脚印,有的 人留下了浅浅的脚印,有的人根本就没有留下。对紫砂抑孜孜不倦地追求了30多年的工艺美术师王国祥,如今回过头去,欣慰地看到,他在那条长长的紫泥之路上,终于留下了几个属于自己的脚印。
 

  不管是在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的作品陈列室里,仍是在王国祥的“祥和轩”工作室里,看王国祥的紫砂作品都有一种看了还想再看的感觉。他的紫砂茶壶,大多数像他的为人一样方正正,但方正中蕴涵着火样的热情,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王国祥从小就喜爱紫砂艺术。1970年,当时才17岁的他,舍弃父母为他作的种种铺排,满怀一腔热血来到了紫砂工艺厂,拜紫砂老艺人陈福渊为师,开始了对紫砂艺术的追求。学艺艰辛,而要在紫砂艺术之路上留下几个脚印,又更是一件艰难的事。可王国祥为人踏实,做事当真,爱紫砂之路上摈弃了急功近利的思惟和急噪的心态,扎扎实实地打基础。他:说:“要学会做一把茶壶几个月就行了,但要做好一把茶壶也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他在学艺期间,因耐劳和踏实成了陈福渊的自得门生。那时,顾景舟巨匠就在他的隔壁做茶壶,他一有空就去看巨匠做茶壶,他的憨实和勤奋得到了巨匠的青睐,巨匠常常指点他。
 

  1974年,王国祥作为具有培养前途的紫砂青年,被送到南京产业大学深造,重点学习陶瓷工艺。4年的学习,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紫砂技艺进了一大步。但他回到厂里后,还是在“如何做好“这几个字上下工夫。2000年9月,已担任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在陶艺上小有名气的他,又参加了南京艺术学院的陶艺设计学习。
  有了厚积才能有厚发。2001年,王国祥创作了“吉方壶”。这把壶的壶身像个“塔”,壶盖像个“塔”,壶身壶盖合存一起又是一个“塔”,其造型别具一个。为了表现出塔有力的特征,壶上的每根线条挺直,棱角分明,整把壶仿佛饱含着力,荡漾着气。就是这把形、神、气兼备的紫壶,在2002年中国名茶展览会暨首届碧螺春文化节、中国紫砂艺术精品展中获得金奖。

 

  王国祥做紫砂壶,还做紫砂瓶。朱泥因其收缩率大,不相宜做大件花瓶,但用朱泥做的大件花瓶,却又更显古色古香、心胸雍容。为了充分显示紫砂花瓶的独特魅力,王国祥闯入“禁区”,经由好多次失败性的试验,终于把握了朱泥的收缩率、泥料的干湿度以及成型后的干燥等工艺的掌握,创作出了高30厘米的“朱泥双耳瓶”。全国闻名书法家陈复澄看了“朱泥双耳瓶”和瓶体上的古典式山水泥绘装饰后,称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今年50岁出头的王国祥,很清晰自己在紫泥之路上留下的还只是几个浅浅的脚印。他要继承努力地走下去,但愿能够在紫泥之路上多留下几个脚印
 

 

更多关于紫砂壶收藏相关资讯请关注紫砂论坛:http://bbs.zisha.com/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