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学院详情

【是非】真实的谎言—关于底槽青

时间:2010-11-10 来源:紫砂之家

  导读:底槽清近年来深受工艺大师喜爱,也正是因为如此引来了诸多是非之争,真与假、是与非,似乎总是逃不开这个主题……

 

  底槽青,在地下被自然神功打压至紫砂泥的最底层,在地上被行业推崇为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其实,这也是紫砂行业真实的谎言之一。

  底槽青的名字由来有几个版本。经过比较考证,本人认为最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分布于每层紫砂泥的最下部,故曰“底”;矿料开采出来时的颜色与江南建筑常用砖瓦原料“皂青”近似。丁山方言“皂”、“槽”不分,故这种泥料被挖矿人俗称为“底槽青”。

  底槽青声名鹊起还是1980年代紫砂市场兴旺之后的事。关于始作俑者也有不同的说法,一是说拥有这种矿料的制泥人的炒作,一见某篇文章言近代制壶泰斗顾景舟最钟爱这种泥料。无论如何,制壶的,特别是卖壶的,号称紫色比较纯正的紫砂壶都是底槽青做的,这在丁山绝无例外,因为底槽青已经是高价格的代名词。他们中的有些人不是故意骗你,他们是真的这样以为。因为制壶的、贩壶的,很少有人懂泥料,因为那是紫砂行业最复杂的一门学问,不仅需要机缘,也需要兴趣,更需要智慧。

  丁山处于太湖的西岸,地质构造属于沉积岩。因为地势低,所以被风化的岩石粉砂在风搬和水运的作用下就在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经过许多地质世纪层层堆积。但在每一层,含铁量高、比重大、形状不规则(不便于滚动)的颗粒肯定首先沉积,而那些含有机物丰富(如动植物尸体腐败后的生成物)的颗粒因为比重轻就会沉积在表层。于是,紫砂矿的分布就呈现上层有机成分多、含铁少、底层有机成分少、含铁多的规律。有机成分中富含低熔点的钾、钠、钙等成分(富含这些有机物,也正是粘土的特点),这些有机物对泥料的可塑性和烧成温度都有明显影响。分布在底层的紫砂泥,含铁量高,有机物少,所以泥料干涩,制作和烧制时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但是因为低熔点的有机物少,所以吃温高,烧结温度宽泛。壶艺人一般将好做、好烧分布于上层的紫砂泥称为嫩泥,而将不好做、不好烧、分布在底层的紫砂泥称为老泥。尽管老泥不好做不好烧,但是玩壶的人却是喜欢,因为吃温高,紫的颜色更为周正,给人一副厚重庄严的感觉。但是,同样厚重庄严的感觉也可以通过烧制温度而达到,所以壶艺人并不愿意用底槽青泥料制壶,因此在顾景舟之前,底槽青一般都被视作次料。这种泥料烧结后在通气性方面也无什么优越之处。

 

  如果按照地质构造特点命名底槽青,那么每一层紫泥的底层紫泥都可称为底槽青;如果按照名人效应命名底槽青,那底槽青只出产于四号井,因为顾景舟所钟爱的唯有四号井的底层紫泥。但是今天,说起紫泥言必称底槽青,仿佛底槽青遍地都是。也真的有人著书说不仅黄龙山有底槽青,丁山湖父、浙江长兴也都有底槽青。

  底槽青没那么多,也没那么神秘。关于低槽青的神话不过是为了多赚钱而编造的谎言,这个谎言如此真实,以至于原来弃之不用的底槽青矿料突然鸡犬升天,特别是四号井底槽青,只用来和普通紫泥一起拼用(底槽青一般是25-60%不等),冒充底槽青。

  分辨底槽青的方法,不能只看烧结后的颜色,而是要看是否有底槽青特有的梨皮纹(有点像紫色的皱纹纸卡)。看壶看盖子里面,鉴别底槽青泥料也是如此(因为这个部位是壶艺人最容易忽视但玩壶人最容易细辨的,这是独家秘笈),但这需要经验,难于言传,更难于意会。

  笔者在丁山奔波九月有余,遍访商户没有上千至少几百,只见过一把纯正四号井底槽青烧制作品,还是一个杯子;结识练泥者十几家,底槽青矿料也见过不少(也拿了不少),但千方百计、绞尽脑汁也不过从三家制泥的那里淘到三块总共不超过十斤练好的纯正四号井底槽青泥,还是号称。三块泥,至今也还总舍不得做(找不到合适的工手,担心一般工手做坏)。等做好了,确认了,拍好照片补充此文,以应广大壶友防被忽悠之需。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