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吴培林

时间:2010-07-21 来源:紫砂之家


  吴培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国家级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艺美术高级职称评委库成员。擅长纹、镶结合的紫砂壶写意画面,里外一致,意境深邃。主要发表论文有《火光土色》、《浅论紫砂壶绞泥装饰的创意及其技法》、《现代陶艺与陶瓷艺术》、《浅谈紫砂壶艺的创作》。     

  作品曾获首届北京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第二届《世界文化艺术大展》金奖、江苏省工艺美术大阿福奖金奖、第七届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第五届太湖博览会金奖。作品入藏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等。

 

  陶都宜兴,或集聚着众多紫砂门户成“紫砂村”、“陶瓷城”,或散落于丁山、蜀山、黄龙山、青龙山各处为大大小小的工作室,有明朗清爽,有精致优雅,有显山露水,有幽居隐归。时间的推进,历史的积淀,故事的堆叠,成就了一代一代紫砂艺人躬耕的园地,也繁衍着一户一户的紫砂人家。

  缘起:从慕泥到牧泥

  举凡紫砂事业,不是爱而从之,就是从而爱之。能在这条路上一走几十年又逐层深入愈走愈远、愈走愈有味道的吴培林自然属于前者。

  吴培林的出生地是丁蜀赵庄,因盛产石黄、嫩泥等紫砂原料而闻名。从紫砂世家出生,少不得耳濡目染,对泥巴的喜爱可谓与生俱来。虽说念书、考学直至学业有成,吴培林一直被寄予着以求学“光宗耀祖”的期望,但冥冥之中自有缘在,绕来绕去,绕成三十好几的人了,依旧转回到“做茶壶”的行当上来。

 

  在吴培林心里,紫砂是一门有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熏陶和五百年火与土的累聚的民间艺术,是一门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出于对紫砂的“慕”,加之自身的勤奋、聪颖和在制壶方面的悟性,吴培林很快就有了一手制作紫砂壶的好手艺。只是艺术之路不可能局限,一位客商说的话让他意识到紫砂不能停留在千篇一律的状况,得有“新”、有“创造”、有“深入”。那位客商说:“我看过你们这里许多人做的壶,做来做去差不多一个模样,缺乏新意。”

  吴培林仔细地体会客商的话,他放眼当时的紫砂市场,的确,满目紫砂却很少有能特别夺人眼球的东西。创作自然要比单纯的做来得不易,而要能有新意,有自己的特色,有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和鉴定的作品,只有独辟蹊径。绞泥、镶泥等技法,便是他苦寻得来的一条“蹊径”。

  作为传统工艺的绞泥是紫砂中的瑰宝,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的紫砂泥通过人为揉合或按压绞合在一起形成的肌理或图案。绞泥要做好,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各种泥料的收缩性,它既考验制壶艺人做“光素器”的功力,也不能缺少做“花器”的心思。而构图创意,本身就要求颇高,需要知识底蕴、艺术素养的长期积累。

  他从绞泥的历史开始理解和吸收,以较高的学历、较好的文化底子为依托,又有长期制作光素器、筋文器的扎实功底为基础,在紫砂渐热,价格上升的时段却安心闷头苦思,摸索绞泥技艺。我们在他的工作室里,随处可见烧出的绞泥片,只因虽同是紫砂泥,但其中各种泥料的收缩率收缩程度收缩快慢都有很大的区别,把握稍有偏差,便会致使茶壶烧坏,试片烧制必不可少。

 

  吴培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才渐渐“做成”了绞泥。他把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撰写成《绞泥壶装饰的创意和技法》一文,详尽地解释了层叠、按压、揉合、层叠盘筑等绞泥基本技法,这是他付出心血后的收成,也是一次思路的整理。

  他当然也明白,绞泥装饰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装饰艺术,随便将几种不同颜色的紫砂泥绞在一起可称不上是艺术。紫砂绞泥要讲究“精”、“气”、“神”,有灵魂的东西才有神韵,有灵气,又是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实践,他才“做好”了绞泥

  心近:师于自然,浅入深出
  “绞泥在手,千变万化。”这是绞泥制作艺人的一种至高境界。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吴培林意识到,提升的空间还是在“题材”身上,在绞泥表现的丰富内容上。他始终认为自然是最好的导师,它可以引导人的思路,开阔人的思维,深入人的思索。用心贴近自然,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从最为普遍的世间万物入手,经过壶上绞泥的表现,成就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

  吴培林常常倚在泥凳旁沉思,或是到窑上观察窑火从中得出启示,又或者骑上摩托车绕去太湖边看日出日落,去山顶看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日月光影、江河湖泊、山峦丘陵乃至飞鸟虫鱼、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有机会登上他手中的砂壶。那些自然的美景,天然的风光,透过绞泥吴培林的手里,千姿百态,形形色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落寞,通过双重绞泥展现在方正挺立的紫砂壶上,绞泥构成的画面透过紫砂泥勾勒出一股若隐若现之气,诗的语言、词的境界,一览无遗。

 

  《和谐系列/分享1》壶型为瓜式,整套以西瓜为元素,壶体为一整瓜,与杯皆为绞泥装饰,瓜皮幽绿、澄黄相间,瓜藤新鲜有力,提梁为篆书“人”字,纽为篆书“刀”字,合而成“分”寓意分享,呈现一派瓜分享、茶分享的和谐之态。

  吴培林师法自然,写意呈画,更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他的《无极壶》超脱于具象的自然万物之上,反用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无极而太极”一说,“极”为极限,“无”有相匹之意,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吴培林绞泥以太极运行图表现《无极壶》,壶面同时装饰广袤星际,壶纽塑宇宙星体,成就宇宙无极无尽的浩大气势。

  他运用绞泥、镶泥结合的泥画手法,以壶为载体,书画写意,讲究工艺技巧的运用,壶内壶外绞泥镶泥的画面纹理一致,达成其不可复制不可仿冒的艺术品位。

   情归:本土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访谈尾声,与吴培林闲话起来。他给我们讲他经历过的紫砂的几次起起落落,给我们讲低谷时候的紫砂困境,讲高峰时候的紫砂盛世。他说,在他接触紫砂壶的时候,紫砂壶就纯粹是一个“壶”的姿态,具备着单一的泡茶用途,人们对于它,只有用的需求,没有赏或品的想法。时至今日,哪怕是一件最为商业的物品都有可能与文化二字沾上边,更不用说本身就蕴含了几千年文化的紫砂了。

  他想把这门艺术展现给更多的人知道,想把这门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接受。想要精进紫砂技艺,无非是多多实践,多多纳新吐故。而要想给这门技艺饱含的文化底蕴一份负责的态度,一种传承的使命,必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地先“厚积”而后“薄发”。

 

  江南小城宜兴本身便是历史悠久,故事丰富,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吴培林秉着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的热爱、对之的感情,似乎凭空就有一份传承本土文化的担子。传承,必然是先熟悉、吃透,然后消化,将诸多文化融合为一体,相辅相成地承袭和传递下去。所以,他有了《荆溪十景组壶》这类的作品。

  宜兴古有十景之说,吴培林很想把宜兴十景作为自己绞泥创作的题材,一壶一景,把宜兴的十景用宜兴的紫砂反映出来。而宜兴十景历来是画家们笔下的题材,还从来没有人用紫砂“绘画”过十景。因此,有人认为吴培林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这种题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奇重而内涵丰富,来不得半点牵强附会。

   吴培林却想尝试。他认为,作为一名紫砂艺人,理应用宜兴的紫砂更多地反映宜兴的自然景色、人物风情,弘扬地方文化。于是,他认真收集有关“十景”的资料,并到实地考察,对“十景壶”进行精心设计。然后,他放下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做这十把壶,整整花费了6年时间。

  其中的《蛟桥夜月壶》,壶身用墨绿泥制成,圆润而古朴,壶身中部以黄色段泥与墨绿泥绞胎而构成一幅犹如中国画的写意画,画面上水波荡漾,水波中的一轮明月,是用捏片镶泥法构成。更为巧妙的是壶纽,设计成一座石桥横跨在盖上,这画龙点晴之笔,一下子就把宜兴古城中的一大美景“蛟桥夜月”托了出来。《画溪花浪壶》的壶身用段泥制作,色泽犹如“田黄玉石”般的浸润,曲线简洁流畅。在壶身中部镶有一根绿色线条,意为小河环流,在扁平的壶肩上用多色泥绞胎而成一圈花环,意为沿河的绿树花木,把宜兴十里画溪的迷人景色抽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展现了明代诗人任名臣笔下的画溪美景:“青山曲曲抱溪回,十里藤花送酒杯。啼乌过时红欲碎,游鱼沫处绿成堆。纹凝西子颦中见,艳遂鱼人问后来,独有锦江差可拟,携樽应得恣徘徊。”

 

  在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的《荆溪十景组壶》其精湛工艺,自是让人赞不绝口,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以家乡风景为题材,融入了浓浓的乡情,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吴培林的“牧泥堂”正是他“驾驭”紫砂的地方,正如他所说的:“作品的价格是虚拟的,作品本体的价值才是真实的。”他在长期的紫砂艺术生涯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潜心研究和探索,继承传统但并不守旧,开拓创新而不造假,以保护传统工艺、丰富民间艺术、传播本土文化为方向,将紫砂内置的“韵”和“味”深深吸入、缓缓吐出。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