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时大彬紫砂艺术专栏

时间:2011-02-15 来源:紫砂之家

  玩紫砂壶的人都知道,时大彬紫砂壶大师。时大彬,1573-1644,字少山,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名家。生于明万历间,卒于清康熙初年。为紫砂名工时鹏之子。时大彬制壶技艺在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大彬一生为人,敦雅古穆,波澜安闲,令人起敬。传世品有圆壶、六方、三足、提梁、书扁、僧帽、印包、葵花、开光方等式,蔚为大观,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他的门下弟子多为当时的名匠。著名徒弟有徐友泉和李仲芳,均是当时制壶高手,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时大彬善用各色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碎瓦片,有“沙粗质古肌理匀”之赞语。制壶极认真,稍不满意,就敲碎弃之,有时十不得一,都不满意,就一只不留。制壶特点,是紫泥中带有白点,而壶盖一经合上,随手拈盖提起,壶身不坠。作品朴雅坚致,后人称为“时壶”。

  时大彬的主要创作活动集中在万历中后期,他把紫砂壶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使紫砂茗壶深入人心,特别是成为文人墨客必不可少的日常使用和欣赏相结合的案头珍玩。他技艺非常,紫砂茶壶造型中的“自然形”、“筋纹形”和“几何形”器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涉猎,并且都显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紫砂茶壶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可以说是到了时大彬的时代才真正完善起来。

  时大彬活动的年代,紫砂匠人们已经开始注重人工调和砂料,早先单一的泥料已经开始为各色的泥料和在细砂中混入粗砂的“调砂”所代替,时大彬的作品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调砂”所制成的。吴骞在谈到时大彬制壶时说他“或陶土,或杂砂缸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阳羡名陶录》)可见,时大彬对于泥料的使用是很广泛,又很讲究的。

 

  时大彬的制壶技艺超群,他年轻时喜做大壶,而后经过名士陈继儒(号眉公)等人的点拨,多做小壶。《阳羡名陶录》说他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试茶之论,乃作小壶。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标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对他的壶艺和作品极其推崇。

  在砂壶的款式上,时大彬承袭供春及其父时朋之外,又大大地丰富了紫砂茶壶的式样,有很多后世流传的砂壶款式均是首创于时大彬。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