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紫砂茶叶罐概述

时间:2012-05-07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宜兴烧造陶器历史悠久,据1977年在溧水所发现的古陶片显示,距今已有一万一千多年的历史。日用陶器中,又以坛缸罐类最为大宗。《阳羡敬壶系》载:“金沙寺僧……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可知宜兴紫砂壶的滥觞,应是受当地历史悠久制缸技艺与启发。明万历十七年(1589)王升修《宜兴县志》中的《土产篇·货之属》也列有:“砖、瓦、石灰、缸、瓮、瓶”。宜兴陶器与茶的初始接触,除了用作煮水器外,尚有一重要用途便是“藏茶”,据万历十八年(1590)屠隆《茶说·藏茶》:“……宜兴新竖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取出,约可受四五两。”由以上时代中期文献可左证:宜兴蓬勃的制缸瓮业与茶事 之间的碰撞激荡,与紫砂壶的滥觞有着密不可分的脐带关系。

 

  泰州市场物馆藏有数件明清紫砂盖罐,盖面钤有“周氏俊造”、“汤”、文样章等,作为日用器皿的一种,早期紫砂罐是不需要落款的,然而随着作坊间的竞争,品牌意识觉醒,渐渐可于罐身看到各式印记,“周氏俊造”之类的款识当是一种记号,作为产品区分之用。

彩泥茶叶罐

 

  就工艺发展的历程来看砂罐的历史当是远早于紫砂壶的,所以出土所见,应不乏明代早、中期罐,但因缺这可靠出土记录,未能确切肯定。此期陶罐大抵土胎朴拙,属于原土原矿,胎土呈现淡紫色调性,器身常见杂质、黑点、火疵,也常见窑烧射火痕迹,做工精放,胎表少见篦只、明针等工具刮修。入清以后制器、土胎趋于精练,偶有优质紫泥、朱泥制器,多掺以熟料颗粒以利成器。器表气氛大抵与清代各类紫砂壶土胎表现一致,烧成渐趋讲究,质美工精者,烧成必佳,若为粗放陶罐,仍有火疵,射釉现象。昔时以龙窑烧成,缸罐陶瓶与龙缸套叠搭装,一则可以节省龙窑空间,再则以龙缸代替匣钵,可免射火、飞釉之险。

 

 

  紫砂茶叶罐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哪种质地的材质烧制出来的器型总能达到精工艺致的效果,到现在紫砂茶叶罐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藏茶用,而成为一种艺术品,表现出的是一种艺术的修养与文化!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