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心泉汇艺海

时间:2006-12-10 来源:紫砂之家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
宜兴电视台 沈重光
山峦纵横卧青牛,
天公造化钟灵秀。
太湖三万六千顷,
吴越包孕眼底收。
白帆点点徐徐起,
碧水悠悠泛银波。
人歌娱乐天地吹,
湖光山色入画图。
  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世纪之交的紫砂挂盘太湖颂里的诗句。他用一颗赤诚的心,吟唱家乡这方灵秀的沃土,如黛的山峦,以及磅礴浩淼的太湖碧水之上的渔舟帆影。他用一份如泣如诉的炽烈,雕琢对家乡的爱,他要把江南山水的万种风情倾注在如金的紫泥中。这便是他对书画与陶刻艺术相互交融的真知灼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陶瓷制品的日用功能,而极力追求一种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人们总是试图从观赏中获得愉悦,并在愉悦中感悟其韵味、内涵。谭泉海与其池紫砂艺术大师一样,正是这种愉悦的创造者,只是他使用的创造工具不是笔,而是刀。因此,从另一角度讲,谭泉海从事的是刀的艺术。
  他的陶刻作品手法多样,题材广泛,不仅因材施艺,更巧于用刀。清刻、阴刻、阳刻、着色刻,刀刀见功底,或潇洒飘逸,或顿挫有致。他的作品构思新颖,书味浓郁,集我国传统书画、文学、金石、音乐于一体,具有典型的东方艺术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
  1983年,他的作品鼻烟瓶获轻工业部评比一等奖。1984年,由他精心刻制的紫砂百寿瓶获国际莱比锡博览会金奖。那是他从艺25年后第一次得到国内和国际的肯定,更是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刻刀不辍、心泉喷涌的必然。
  1939年7月,谭泉海出生在宜兴和桥镇,父亲谭普洲是位中医,父亲的老师是清末秀才,很重视笔墨功夫,对父亲影响很大。加上父亲常常用毛笔为患者开药方,久而久之也练就了一笔好书法。每逢新年总有不少人请父亲写春联,有时还为人家书写招牌、匾额什么的,这给幼小的泉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自他记事那天起,也常常闹着要父亲的毛笔纸张写字画画。
1945年,他就读于本镇养初小学(今和桥小学),当时的小学里专门有写字课(专用毛笔写),这是他最感兴趣的。到了中学,他已练得一手好毛笔字了,并且还常常在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中获奖。
  1954年,他毕业于本镇新河中学(今和桥高级中学)初中部。正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且爱好广泛,镇里和街道干部常常让他义务写黑板报,画宣传栏,并让他参加街道里的业余演出队。不久,谭泉海这个多才多艺的小伙子在镇里小有名气了。因此,哪个小学校的老师生病啦、产假啦,总是请他去代课。从1955年到1958年初春的近3年,他曾为本镇大同小学、高塍三洞桥小学、种溪小学等5所小学代过课,同时还为宜兴县速成师范、宜兴锡剧团、和桥镇政府许多部门刻钢板,使他的写字功底更加扎实了。
  1958年春,人生第一次机遇降临到这个19岁的小伙子头上。他有幸被镇里推荐参加紫砂工艺厂的招工考试,当他那一笔工整漂亮的楷体字展现在著名紫砂艺人任淦庭面前时,他已从心底里喜欢上这个略显腼腆的小伙子了。于是,点名收他为入室弟子。
  学陶刻是个很苦的差事,当时住的是临时搭建的棚子。每天上班后就学着磨刀。刻刀形态各异,刀刃有厚有薄,为了掌握磨刀的功夫,一练就是几个月,手上常常磨出血泡。每当这时,师父总是鼓励他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句老话。与此同时,他开始潜心学习紫砂陶刻,每天临摹徐悲鸿先生的国画,苦练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等名家碑贴。三年的学徒生涯使他深刻体会到,雕刻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不仅要有娴熟的技巧,更要有扎实深厚的文学、书画功底,惟有如此才能相得益彰,进人更高的艺术境地。
  1975年,他有幸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美术装饰设汁。得到了梅健鹰、杨永善、张守之、陈若菊等教授的悉心指导,并随白雪石教授实地写生。所有这些不仅充实了谭泉海的理论知识,而且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书法技巧。从此,他的陶刻技艺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般游刃有余了。为了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各家书画营养,他利用各种机会游历泰山、华山、黄山、张家界、庐山、三峡等名山大川,每到一处,都千方百计觅名家书画遗踪,仅西安碑林就相继三次前往。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达到了“比行神至龙纹画,刀走力到金石开”的艺术巅峰。
  他创作的历史文化名人系列挂盘,主体装饰以书圣王羲之,草圣怀素,篆书大家吴昌硕,书画家郑板桥等人物为主,辅之以各自的特色书体,成为当今罕见的高品位紫砂艺术珍品。他雕刻唐代草圣怀素的狂草,一笔直下,力有千钧,其刀飞笔舞,深刮浅挑,挥洒中充满自信,飞舞时沉稳精到,时而全神贯注,时而神采飞扬,让旁观者的心始终被他的刻刀牵动着,渐渐进人一个忘我的境地,令人无不称绝。
  采访他时,他正在雕刻新作千寿瓶。他告诉我们,因为时逢千禧之年,人的一生中能逢上世纪之交是一种幸运,更是缘分,很值得纪念。在这只高约50厘米,直径20厘米的橄榄形紫砂瓶上,刻有一千个不同形体的寿字,可谓集古代苏东坡、黄庭坚、欧阳修等8位书法名家之大成,加上从金文里取用一部分寿字,真乃千寿之禧,浩瀚极至。更为可贵的是一千个寿字上下左右排列,犹如瑞雪纷飞,大小匀称。另配以参天古松和白须寿星,飞鹤展翅环绕,此乃动中有静,相互呼应,实属不可多得的佳作。千寿瓶在“第六届中国文化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展”、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期间,受到了诸多参观者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在2001年“西湖博览会”上展出并获艺术成就奖。
  谭泉海大师的创作题材十分宽广。作品不仅多次在国内、国际展览中获奖,一些作品还被选作国家礼品赠于外国友人,有些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地收藏。他先后赴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技艺表演,为弘扬祖国的陶瓷文化竭力奉献着。1997年,他被授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谭泉海不仅是才艺非凡的陶刻艺术家,更是一位心系群众甘苦的人民代表。1988年以后,他既是十一、十二、十三届宜兴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又担任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像他这样,能够连续三届,跨度达15年之久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艺术家在国内恐怕也不多见。
  众所周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宜兴紫砂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各路艺术家进人市场经济大潮的最佳时期。而谭泉海却不得不用大部分时间“从政”,可他说“我作为一名由108万宜兴人民选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就应该认认真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反映群众的呼声。除了搞好自己的工作以外,要经常联系群众。作为一名工艺美术工作者,更应该关注业内人士的呼声和意见。因此,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我和江苏省的其他几位艺术界代表一起联名堤出了一个关于保护工艺美术知识产权方面的提案,结果由国家批准作为一类提案立法,并于1997年正式颁布了……”
  他在担当许多社会职务的同时,15年里,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努力在陶刻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使政治生命和艺术生命并驾齐驱、齐头井进,这是他与其他艺术大师们相比的独到之处。难怪2001年3月初,他到北京参加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中央电视台记者刘丽娜不失时机地采访了他并于次日在中央7套新闻节目中播出。当地从北京风尘仆仆地归来,我再次拜访他时,他又在自己的创作天地里辛勤耕耘了只见他手执刻刀,或提刀雕琢,或单刀则入……这就是我认识的谭泉海,一位用心泉汇进艺术海洋的大师。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