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吴培林:谱写五色土的新曲

时间:2014-06-12 来源:http://www.zisha.com

  高级工艺美术师吴培林不会谱曲,也不善唱歌,但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他却是一位谱写五色土新曲的能手。他的一把把绞泥紫砂壶不仅各具特色,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他创作的“荆溪十景”系列壶,堪称一绝,成为紫砂艺坛的一道独特风景。

寒江雪蓑壶

  从制作到创作 他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泥

  吴培林从小生长在“一路但见窑,三步必见陶”的丁蜀,从懂事开始就常常站在泥凳旁看大人们做壶。长大后,他尽管学习成绩出色,并取得了大专文凭,仕途宽坦,但他毅然选择了紫砂,他认为紫砂艺术永无止境,可以穷尽自己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一切都从基础开始。他凭着自己的聪慧和悟性,没用多长时间,就能做出一把把“像模像样”的壶来了。当时,他做的壶与一些老艺人的壶摆在一起几乎不相上下,那些老艺人也忍不住赞赏,说他出手不凡。就在他踌躇满志时,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想法,也改变了他追求的方向。

  那是他在一次与台湾客商接触时,客商说:“我看过你们这里许多人做的壶,做来做去差不多一个模样,缺乏新意。”这位客商也许是用挑剔的眼光说的,但他听在耳里却震撼在心里。那一阵子,他重新审视自己做的壶,感到这些壶虽然做得不错,但的确与市面上见到的差不多,没有什么特色,自己充其量还只是个会制壶的人。一个人学会制壶并不难,可要创作出一把有特色的壶来很难,尤其是要创作出一把别人没有做过,并能经得起推敲、评判、为公众所认同的壶来则更难。于是,他开始苦苦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泥。

  从制作向创作转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吴培林常说:“哪一把壶摆在别人面前,别人能发自内心地说这是你的壶,这里面有你独特的风格,那么这把壶就可算是创作的,这把壶上就有属于你自己的一片泥。”吴培林纵观古今紫砂作品,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用绞泥紫砂来实现自己求新求变的理想。他认为,“绞泥”纹理清晰优美,含蓄庄重,更能发挥紫砂泥料的特性,更富于表现力,真可谓“绞泥在手,千变万化”。

  从满足到不满足他不断赋予绞泥新的内涵

  要做绞泥紫砂壶,吴培林几乎又得从头开始。一把壶上有几种泥料,其收缩率不一样,只要稍有偏差,就别指望它会是一件完好的作品。吴培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那时,紫砂渐热,价格上涨,有些人恨不能伸出第三只手来做壶,吴培林却像“置身世外”,一头“闷”在绞泥里,寻寻觅觅,这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吴培林终于获得了成功。当看着一把把与自己过去作品截然不同的绞泥壶时,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

  可吴培林不是一个喜欢在原地打圈的人,他很快又从满足到不满足。他清醒地意识到,绞泥装饰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现代装饰艺术,不是随便绞几种不同颜色的泥料就可以称绞泥装饰艺术了,如果自己仅仅满足于能做绞泥壶,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个做绞泥壶的工匠。不论什么样的紫砂作品,都要讲究“精”、“气”、“神”。绞泥紫砂的创作,关键要赋予其灵魂,有灵魂才有神韵,才有新意。为此,他从自我满足中走出来,又开始了新的探寻。

  他常常在泥凳旁沉思,或是到窑上看着窑火遐想,或是开着摩托车到太湖边上看日出日落,或是站在山顶上看浪一样的翠竹、海一样的绿茶……他拜自然为师,从中汲取创作的养料,把日月光影、大海江河、高山峰岭、清流小溪,以及飞鸟鱼虫、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等都尝试着用绞泥反映在壶上。他还逐渐总结出了绞泥制作的六种技法,即“层叠法”、”揉合法”、“镶嵌法”、“按压法”、“镶接法”、“层叠盘筑法”。

  “绞泥在手,千变万化。”这是绞泥制作艺人的一种至高境界。那些绞泥吴培林的手里,越来越富于变化。他的“海上升明月壶”,几种泥料弯弯曲曲,便在壶体上形成了海浪线;从绞泥片上挖下半圆形的一小块,旋转180度,便变成了一个在海浪线上冉冉升起的明月。这既是一把可以沏茶的壶,也是一幅令人充满遐想的画,真可说是诗情画意尽在壶中。

  再说他创作的“瓜田小憩组壶”,用绞泥做成一只草帽,草帽上摆着一把以瓜为形状的茶壶,壶身上瓜纹清清楚楚,几乎到了乱真的程度,如果不用手去触摸,真以为这是一只长在田园里的甜瓜;茶壶周围摆着的几只茶杯,同样以瓜为形状。这样一套茶具,给人带来的是无穷的田园意趣。也正是因为这样,它在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获二等奖。

阳羡茶泉

  从一把壶到十把壶他的“荆溪十景壶”堪称一绝

  宜兴古有十景之说,吴培林很想把宜兴十景作为自己绞泥创作的题材,一壶一景,把宜兴的十景用宜兴的紫砂反映出来。但宜兴十景历来是画家们笔下的题材,还从来没有人用紫砂“绘画”过十景。因此,有人认为吴培林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这种题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奇重而内涵丰富,来不得半点牵强附会。

  吴培林却想尝试。他认为,作为一名紫砂艺人,理应用宜兴的紫砂更多地反映宜兴的自然景色、人物风情,弘扬地方文化。于是,他认真收集有关“十景”的资料,并到实地考察,对“十景壶”进行精心设计。然后,他放下一叨,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做这十把壶,他整整花费了6年时间。

  他成功了。他创作的“铜峰叠翠壶”,造型取秦权壶式,形体高耸挺拔;壶体选紫砂泥,稍偏红,基调凝重朴实;图案部分主要用绿泥,间以黄泥、灰泥,强调对比,做出了“层层叠翠”的艺术效果。他的“画溪花浪壶”,壶体取碗形,上部镶饰粗细双线及浪花纹样,并且里外一致,壶面上有浪花涌动,壶内似乎也有浪花涌动,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巧。“荆溪十景”系列壶所具有的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精湛的工艺,让人赞不绝口,在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

  吴培林用自己的心,谱写了一支动人的五色土新曲。

TAG关键词: 编辑:清欢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