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制壶50余载 大师吴亚平

时间:2015-02-25 来源:http://www.zisha.com

  师从顾景舟 痴迷制壶五十余年

  吴亚平出生于1940年,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1958年有幸到顾景舟大师门下学艺。吴亚平对记者说:“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1959年春节过后,我第一天到厂里上班,顾大师用钢笔为我在日记本上题写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一句话。恩师的教诲我一直牢记在心里,过去我年纪轻时只争朝夕,现在我年纪大了还在只争朝夕,珍惜每一分钟时间,用好每一分钟时间。我觉得只有这样,我面对恩师的这句话才能问心无愧。”

  吴亚平老师今年已经是71岁高龄了,但依然活跃在紫砂壶制作与紫砂文化传播的第一线,活力依旧。对此,吴亚平称:“本人从事紫砂壶制作已50多年,至今依然痴迷。完全是出于对紫砂文化的热爱和受恩师顾景舟大师的影响,对紫砂艺术的追求还是不输当年的。现在,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制壶上,目的就是想多做几把更好的壶留给世人。”

  推广紫砂文化 指点长春藏家八项注意

  收藏紫砂壶不仅要学习和了解紫砂,更要了解制作者本人的风格,观察制作者在思考什么,了解其创作方向。近几年紫砂壶收藏市场日渐升温,名家紫砂壶的价格也一路看涨,有人甚至用“点泥成金”来形容现在的紫砂市场。对于中国紫砂文化的发展和紫砂作品的收藏价值,吴亚平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紫砂文化面比较广,过去作品就包括壶、瓶、鼎、盆,现在面就更加广一点,如果单讲紫砂壶应该分工艺品和实用品,但都不可离开型体的美观和使用的方便。”

 

 

  吴亚平告诉记者,紫砂壶素有“世间茶具推为首”的赞语,在这方面不存在南北方差异。对于紫砂作品的收藏,中国有句古语叫黄金有价艺无价,紫砂壶也是一样。此外,吴亚平还为长春收藏者购买收藏紫砂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他说:“对购买收藏紫砂陶,我想应该在八个方面上多加关注:型、坭、工、书画、刻、色、用、名。前面七个方面能达到要求就是一把好壶了,第八个方面在收藏上能起到一些作用。”

  女儿眼中的大师

  吴敏,吴亚平之女,80后,2013年度中国紫砂十大杰出人物。她眼中父亲一名紫砂文化上的耕耘者、传播者,一名对紫砂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者。作为名家之后,她继承了父亲的制壶技艺,年纪轻轻已然傲立同侪。对于参加长春茶博会,吴敏说:“我是第一次来到长春,长春朋友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下一届长春茶博会还能来参加,跟广大爱好者交流茶艺。”被问及当代的紫砂文化的理解,吴敏对记者说:“紫砂文化我想也不是哪一代就能行成的,作为我们一代比起老祖宗在文化上是占了优势,但继承、发扬、提高是我们一代的职责。”

  吴亚平创作的作品既质朴、典雅,又题材新颖而富有哲理。既体现了传统艺术的精华,又充分显示了开拓创新的时代意识。这是吴亚平先生壶艺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屡屡荣获大奖的根本原因。创作的嵌金《万象更新壶》,在香港展出时,曾在港人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并在第六届国际艺术节上荣获“爱涛杯”奖。《力争壶》获国 际陶艺研讨会优秀作品奖。《景舟八式组壶》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特等奖。《龙泉壶》获厦门国际茶文化节特等奖。《桥顶玉壁壶》荣获中日韩国际茶文化 交流会金奖。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均被中外藏家所收藏。近十年来,吴亚平先生曾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举办作品展和学术讲座,受到了港澳各界的高度评价。鉴于吴 亚平先生对紫砂艺术的杰出贡献,2001年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他“世界艺术大师”称号。

TAG关键词: 编辑:书萱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