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赵建平: 与壶相伴风雅人生

时间:2015-04-03 来源: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是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作为一名与紫砂壶相伴40余年的人,赵建平对紫砂壶别有一番理解与感情。

  热爱紫砂壶缘于茶

  1973年,18岁的赵建平带着一年辛苦攒下的200元工资,只身前往江苏宜兴,为的是求一把紫砂壶。赵建平说,当时求壶的目的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想用一把好壶品茶。他告诉笔者,他的父亲爱品茶,受父亲影响,喝茶也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赵建平不畏路途遥远,辗转找到制作紫砂壶的大师顾景舟,求得了人生中第一把紫砂壶。自此以后,紫砂壶成了一份他无法割舍的热爱。经过多年积累,赵建平对茶颇有研究,他现是国家文化部茶文

  化副研究员,市内多家茶楼纷纷请他当顾问,他喝的茶都是在南方茶园亲手采摘的。

  一说起紫砂壶,赵建平便打开了话匣。他告诉笔者,看紫砂壶首先要看泥料。制作紫砂壶的泥料分为紫泥、红泥、段泥三种,其中,紫泥的量最大。泥料中包含的高岭土、石英、云母、赤铁矿等物质,因成分含量不同,呈现出多种色彩。其次,要看样式。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

  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谓纷繁多样。泥料、样式是挑选的关键,手工技艺更是紫砂壶的精髓所在。紫砂壶由手工打造,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有时一个壶盖就需要用牛角明针刮不下一万次,一把壶甚至需要做两年,堪称艺术品。如今,由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曼生设计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即“曼生十八式”,由于将紫砂壶与文化、艺术珠联璧合,使文人紫砂壶成为紫砂壶中的典范。

  挚爱紫砂壶收藏精品

  40多年来,赵建平已经收藏了200余把紫砂壶,其中有顾景舟、李昌鸿曹婉芬毛国强何道洪倪顺生徐汉棠、裴石民等名家大师的作品,每一把壶都是精品,每一把壶都有自己的故事。

  笔者在金顺老有茶楼采访当日,赵老师展示了17把造型各异的紫砂壶、杯,有李昌鸿的《将军壶》、顾景舟的《龙行天下》、何道洪的《春季》、曹婉芬的《仿古如意》、倪顺生的《桃形杯》、裴石民的《泥绘品茗杯》等佳作。其中有一把仅有半个手掌大的朱泥壶,赵建平介绍说,这是吴鸣大师制作的倒把西施壶,已经有30多年。壶流短而略粗,壶柄为倒耳之形(俗称“倒把”),壶盖采用截盖式。壶身虽小巧,却能盛130-140毫升的水。此壶最珍贵处是它使用的是赵庄朱泥制作,由于朱泥在高温下收缩大,由此可见,烧制成壶的不易。

  赵建平对紫砂壶有执着的喜爱,每年他都要去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很多次,由于山路崎岖,每次开车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他却乐在其中,不知疲倦。他以壶会友,真诚随缘的性情让他结识了许多热爱紫砂壶的朋友,不少制紫砂壶的名家还专门制壶赠送给他。因为他对紫砂壶的痴迷,以及毫无功利的态度,圈中好友赠他一个雅号——“老顽童”。一次,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介绍青年陶艺家厉上清的节目,立刻被他的作品打动。于是,次日一早,赵建平立刻起程,坐飞机前往宜兴,为的是亲眼去看看那些作品。

  珍爱紫砂壶不改初衷

  从收藏第一把壶到现在,40多年过去了,赵建平对紫砂壶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他拥有的紫砂壶把把价值不菲,但他的心思却不在壶的价钱上。他说,如今紫砂壶的收藏价值被炒得很热,但首先紫砂壶是要用来泡茶的,实用性是第一位的。赵建平告诉笔者,紫砂壶需要养,一把壶只能喝一种茶,根据茶性,不同的壶适宜不同的茶。像肚子大的壶,胎厚、保温效果好,适合泡熟普洱;泡红茶时,茶叶会翻卷,适合用器深的壶;绿茶怕闷,适宜用口大身浅的壶……他说,如今,他每周都会拿出不同的七把壶放在桌上,通过喝茶养壶。喝过茶后,要把茶壶清洗干净,不能留下茶渍。之后,还要让壶晒太阳休养。赵建平说,壶若养得好,壶口转动无声,在10公分高的位置,向杯中注水,壶出水急而有力,且不出声音。

  一直以来,赵建平对紫砂壶就像对孩子一样,内心没有浮躁功利,而是诚挚的喜爱。紫砂壶是实用、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精妙产物,制作出的壶在方圆间蕴涵着中国哲学。通过与长久以来对紫砂壶的接触,赵建平有了热爱,也获得了内心的一份平静。他说,现在收藏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却过于急躁。赵建平建议初学者,不要从大师的作品着手,不要盲从,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收藏紫砂壶,要本着由浅到深、由易后难的路子走;如果喜欢紫砂壶,就要玩真泥料制作的壶,要懂泥,平时需要多看紫砂方面的书籍,要认识了解紫砂,才能少走弯路,要先看泥料,再看样式、做工,最后才看作者。

  他平静地说:“收藏要出于爱好,不能急功近利,收得起、存得住,才叫收藏!”

TAG关键词: 编辑:佚名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