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王洪君:心里永远有把壶

时间:2015-11-10 来源:http://www.zisha.com

  王洪君是一代“壶艺泰斗”顾景舟的弟子。从15岁开始学习制壶,到如今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走过了风雨60年的他,一双手还在制壶,一颗心还像当初学艺时那样时常激烈地跳动。制壶,他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心中的一个念想:我是恩师顾景舟的徒弟,制壶是我的人生追求、人生归宿。

  王洪君的老家在周铁,那也是一块好风好水出人杰的地方。他能够到丁蜀这片陶土上投身顾景舟的门下,首先得感谢他的父亲。解放初期,他的父亲在丁蜀一家陶瓷厂担任会计,因这一缘故,便举家迁来丁蜀。当王洪君离开周铁水乡,蹦蹦跳跳地来到有着青龙山、黄龙山、蜀山的丁蜀时,他的命运也就此转折:那年他15岁,一到丁蜀就考入当时还不叫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汤渡陶业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场,与高海庚等5人一起拜“七大老艺人”之一的吴云根为师,学习制壶技艺。一位脸蛋黑黝黝的水乡男孩,一双手捏起了紫砂泥

  但命运还在转折。他们跟着吴云根学艺半年后,转入由顾景舟担任辅导员的艺徒班,与徐汉棠李昌鸿高海庚等11人,共同成为顾景舟的首批徒弟,整整在顾景舟身边学习了两年半。从此,他成了顾景舟的弟子。

  在师父顾景舟身边学艺,有许多事令王洪君终生难忘。顾景舟能够成为一代“壶艺泰斗”,他在带徒上也有独特之处。王洪君记得很清楚的是,师父每次作制壶示范时,要求他们带两个本子,一个本子上记载每道工序的顺序;另一个本子上记载制作工艺的技法和要领,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顾景舟对制壶工具也十分讲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工具不仅精准,而且美观,就像工艺品。师父这些做壶外的“细节”,同样让他受益终生。

  王洪君身高体壮,饭量大,喜欢打篮球。为了这事,他挨过师父的批,说年轻人打篮球固然是好事,但紫砂人的一双手很金贵,万一伤了手腕就会影响做壶。同样,王洪君为了这事,只能在学艺上格外用功,生怕学艺成绩差了,师父会说这是打篮球造成的结果。有一次壶艺考核,每人做一把壶不打印章,将名字写在纸上放壶内,请七位老艺人做评委。王洪君的成绩不错,便扬起一张喜滋滋的脸,等着师父表扬。然而,师父的话题还是没有离开篮球:洪君啊,要是你把打篮球的精力,都放在做壶上,将来出息会很大。

  尽管没有得到表扬,但王洪君明白师父的一片苦心,知道师父希望自己在壶艺上出人头地。他向师父学习。师父说“壶艺功在外”,意思是不能简单地为做壶而做壶,而要学习各种相关的技艺和相关的艺术,从中汲取营养,为制壶所用。师父壶艺出众,可在书画、文学、篆刻等方面也很有造诣。因此,他在学习制壶的同时,也学习书画、金石、陶刻。令他没想到的是,师父见他的字写得不错,不仅表扬了他,而且送给他一本柳公权的字贴,鼓励他好好练习。

  王洪君壶制得不错,字写得好,且读过书有文化,师父看好他,大家也看好他。可是,王洪君的“能写”和“有文化”,让他的命运又发生了转折:他被调入厂部办公室,从事行政类的工作。王洪君想说“我这双手是用来做壶的”,但在那个大集体年代,王洪君知道服从安排是一个人应有的思想觉悟。他不打折扣地服从了安排。后来,为这事,师父顾景舟亲自出面,对已经担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的弟子高海庚说:“洪君的手艺不错,叫他不要坐办公室了,还是做壶吧。”就算是师父说话,可厂里从实际需要出发,还是让王洪君留在办公室工作了。

  但王洪君心里一直放着那一把壶,希望自己也能够专心致志地做壶。若干年后,当他重新回到泥凳旁,举起拍子拍打泥片时,他才知道这一壶艺上的耽撂,让自己失去了很多。但性格开朗、一向大大咧咧的他,并没有为这样的得失计较,更没有失魂落魄。他觉得自己只要还能做壶就行了,当年那些与他一起学艺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能够走在他的前头,这是他的一种骄傲。

  不埋怨人,不嫉妒人,不排斥人,本本分分做自己的壶,王洪君着实有君子之风。

  王洪君有扎实的制壶功底,他所制的壶以顾派的经典光货为主。当他做着师父所做过的某件作品时,他仿佛在与师父进行心灵的对话;当他做得相当满意时,他似乎听到师父在表扬他。

  做做壶,写写字,作作画,喝喝茶,有时还打打球,王洪君不清楚神仙是怎么过日子的,但他觉得自己不会比神仙过得差。好心态,就有好激情。喜欢创新的他,“丽人壶”就是在这样的好心态、好激情之中创作的,给人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此壶名为“丽人”,必像一位丽人:壶身修长,线条柔和,溜肩细腰,恰似一位风姿绰约的美妇人,扭动着丰腴而苗条的身躯款款而行。他的“编钟壶”别出心裁,以古代的乐器编钟为壶的主体,以龙首为壶嘴,以像鼓一样的圆柱为壶钮,将编钟这一王家乐器与紫砂完美地相融合。该壶形体硕大,风格豪放,人们在品茶时仿佛听到美妙的乐曲从遥远的地方飘来。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陶永良在评论此壶时,用了四个字:大、古、贵、雅。

  问君此生何所求,只为砂壶求无休。作为顾景舟的弟子,王洪君无论怎样,心里永远有把壶。他要为这把壶一直走下去,一直走下去。(杜坤强)

TAG关键词: 编辑:宇轩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