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名家访谈 >> 新闻详情

紫砂大师凌锡苟对紫砂的看法

时间:2014-01-20 来源:http://www.zisha.com

   主持人:凌老师您好。今天外面下着雨,非常寒冷。但是看到凌老师我还是非常开心的。因为在做您节目之前呢,也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包括像互联网,还有一些朋友的介绍对凌老师有了一定的基本了解。

  凌锡苟:你好。

  主持人:应该说凌老师您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您以前主要是从事设计和管理工作的,可以说是半路出家的紫砂艺术名家。 所以在今天的节目中希望观众通过短信方式来支持凌老师,非常不容易。凌老师您是怎么理解这个“半路出家”呢?

  凌锡苟:半路出家是这样——不是从小开始就从事紫砂工作。紫砂之所以有这个名望,关键就是有一个文化内涵的问题,就是造型艺术。但是我认为半路出家和从小去学两者之间,不能从技术角度去讲。假如从技术角度去讲,紫砂就是一般的实用品,就没有文化的艺术内涵,就不会人人喜欢它。特别是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艺术)是精神生活的需要。现在大家物质条件提高了,讲究的就不是单纯的“用”的东西,而是讲究“玩”。单纯从技术出发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艺术。艺术的东西就有“玩”味。

  我最早从事雕塑、摄影的,大家公认都还可以啦,后来领导对我的关心,省(轻工业)厅的厅厂顾新,和紫砂公司总经理李耀芳说,你啊还是到去基层去干才能干出成果来。叫我到厂里去我也是愿意的,但不能自己直接去,工作希望领导做好,什么时候上面调令来我就去,这样名正言顺嘛。后来没三天就到厂里来了。我为什么有这个胆量?一般工人没有美术基础到厂里去就是干活啊,因为我自信心很强,我原来在陶瓷公司管每个厂的设计师、设计人员,还有一些活动也是我负责。所以哪个厂哪个设计人员水平多高我都了解。以前顾景舟、蒋蓉徐汉棠这些老师傅到南京开全省的设计会议,都是我陪同的。在管理的同时我也给厂里设计东西。但那时是计划经济,你做了东西也没像现在这样要报酬,也不考虑名字什么的。所以如果我没有艺术基础的话到厂里去我不敢,如果去了只是干活的话还不如做管理人员是吧。

  当时我去了一两年之后就有东西出来啦,中央美院的教授:张守智老师,杨永善老师,他们跟我交流,我听他们的艺术观念,提出自己的艺术想法,我们谈得也比较融洽。他们叫我凌工,其实我当时还没评上啊。他们说你的理念、设计理念很好。

  在造型艺术中雕塑是最复杂的,因为人嘛,你看眼神稍微变一下表现的效果就完全不同,眼角往上就是笑,往下就是悲啊。不懂这个的人就做不好。茶壶也是讲究整体造型,我不是光能说,光能画,我也能做。雕塑要做的嘛。我开始做了像麻姑献寿一些作品,东西做出来之后别人就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我说,我在学校的时候美术就很好,参加工作之后就注意学。后来58年开始镇上有什么美术活动我都少不了,也练出我的胆量了。北京上海有什么活动我都去参加,我不怕啊。因为那时候有个条件就是我们是工人嘛,不是知识分子,我们参加艺术活动大家都会来帮助你、尊重你,搞坏了人家也不会说,做好了就表扬你,以鼓励为主。当时我劲头很足,南京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的雕塑啊,南京的“收租院”雕塑啊。我以前很想学,跟画家接触也很多,像傅抱石,宋文治,钱松岩啊,这些名家我都接触过。别人会说你当时肯定弄到很多画吧?我根本不想这个,只是想学画。现在南京的冯健清老师,创作的水平很高,我对他很佩服。

  关键是要在艺术理论和理念上下了功夫,紫砂壶单纯从技术上我觉得是比较容易的,我有这个观点。我虽然是半路出家,这个“半路”也是20几年啦。有的人是用歧视的口吻来跟我说这个“半路出家”,你即使从小就开始做可没有东西出来有什么用?!我的一个观点啊——天赋加勤奋能领先,勤奋加勤奋可以进步。后来一个画家霍春阳,天津的,现在全国很有名的,他跟我说自觉的勤奋就是天赋。自己喜欢的事就不怕累不怕苦。所以说我去紫砂厂是自愿的,我就是喜欢。我平时写生很多,都是自己喜欢,看到什么画什么。审美眼光、抓形能力很强。比如一个话筒我就要画下来。通过画之后印象很深,研究的比较细,记得很清楚。画画,平时写生啊,对造型能力方面作用很大。

  主持人:跟凌老师一番交流才知道您“半路出家”的真正含义,您真正喜欢紫砂,正像您刚才说的自觉的勤奋就是天赋——您自觉地喜欢紫砂,紫砂也赋予你这份天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刚刚我们的嘉宾凌锡苟老师也提到师承并不重要,无论做什么关键是靠自己。

  听凌老师讲话真的很开心,因为我们能学到很多人生哲理。那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来真正了解凌老师的作品。我手边呢有一本凌老师的作品集。打开第一页就可以看到凌老师作品《日月同辉壶》的一幅照片。它主要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日月同辉壶》是凌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我觉得,日月同辉壶已经打破了“壶”这个本体范式的束缚,您在创作这把壶的时候,你觉得它实现了创新和超越?

  凌锡苟:也不能这么说。这个灵感也不是偶然得来的。平时我就喜欢写生,看到什么画什么,这是我的本能动作。平时也喜欢设计,想到什么灵感就马上记下来。我设计的范围比较多比较广,比如说我喜欢几何形体的,即原来所谓的光货;第二种叫花货,我作品中很多,有仿生的、写实的,比如树根啊,我有个作品叫《森林之春》,属于自然形态的东西;仿生的,《荷塘蛙声》由青蛙、荷叶、荷花组成一个湖。但是我的组成跟别人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形式不一样。就像写文章,写早晨,你这样写他那样写,就是个人的风格。我有一个优势,我是搞雕塑的,一个青蛙,一朵荷花我马上可以表现出来,别人可能是凑拢来的,自己做一个壶体,其他的请人家做,然后自己再修。这个现象我也不好多说。我就是设计到制作都是自己动手的。 我觉得艺术就应该这样。比如画家,你画个山水,你亭子不会画,让人给画个亭子,船不会画,让人给画个船,这叫什么艺术,这是拼拼凑凑嘛。我对艺术有自己的想法、说法,我这些话可能要得罪很多人,但我觉得搞艺术的,就应该全是自己动手。

  主持人:艺术比较纯粹。我觉得凌老师的观点还是觉得艺术必须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一个人完成,不能有任何的代工现象。这个现象可以说在现在的紫砂圈里还是很常见。您刚刚也说自己的这个观点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是我觉得您今天提出来之后,应该会给整个紫砂圈带来新的气象。

  凌锡苟:刚刚这个《日月同辉壶》我是讲怎么设计的。我20多年来也设计了100多个品种啦。有主要几件是社会公认的,像《日月同辉壶》、《荷塘蛙声》、《麻姑献寿》、《蟠桃茶海》都是全国得奖的,比较有新的感觉。

  主持人:《日月同辉壶》是96年获得了江苏省美术陶艺展评一等奖。这个也是比较早的了。现在看起来仍然比较有新意。

  凌锡苟:当时厂领导说要参加评比,叫我搞个新的出来。我就把原来积累的写生素材翻开来看看,灵感就来了。但是平面的和立体的不一样,还要进行修改。

  我刚才不是讲几何形体、仿生嘛,我就想天体怎么表现出来,宇宙怎么表现出来。太阳、月亮、云彩,嘴、把都是带状的云彩。既要简练,又要看出原来的形状,这个是比较难的。

  主持人:对艺术的严谨的态度。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凌老师的节目。 刚过我们提到您选壶的四字诀。

  凌锡苟:这主要是爱护我的壶友。紫砂有文化含量,有收藏性、把玩性、实用性。这四个字主要是指名家作品,不是一般商品。有钱人也不是傻子,花大钱买不真不假的东西。后来我到天津、北京、福建,跟很多地方的壶友进行交流活动嘛,我也是讲真话;但是这个真话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讨厌话,但我也不怕谁。真诚这个字好写,但真正做起来就难啦。后来我想了四个字,就是藏壶经,算是藏壶的经验吧:名、真、艺、希。什么叫名呢?名人名师,且莫忘形,有无德才,社会公论。不是自己吹得,应该是社会公认的大师。真,所谓大作尚韵,形准款真,艺师亲作,价值连城。就是作品感觉是比较好的,藏家要了解;艺:力作新颖,独具匠心,作者思想,世代传承。好的东西,历史会给它一笔。希我是这样写的:佳作上品,物希工精,少之又妙,一壶千金。顾景舟的壶为什么会那么贵,就是他做得精,而且少。假如不精,数量肯定很多。物以稀为贵嘛。

  主持人:“名真艺希”是凌老师的选壶四字诀。说到选壶不得不提到凌老师的另一个观点。外地的朋友有时候会问我名师用不用模具?我总是回答不是,因为我的印象里模具是初学者用的。而凌老师的观点又不一样,您认为模具也可以做出好壶来。

  凌锡苟:东西的好坏首先是由工具来决定的。我们的老话,三分技术,七分工具。其实模具随着时代的改变,工具的改革使壶的质量达到新的地步。比如说

  顾景舟,朱可心的壶,不怎么精密,口盖很松的。为什么呢?那时候工具很少。现在有些人提出所谓的要回到原来,使用木转盘。这个木转盘不稳定的。为什么以前的有些壶没有现在好呢?主要是工具没有现在的好。铁转盘就比木转盘平稳,重心掌握得好,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正。表面有线条,要做出线感,以前没有锉刀,就先用瓦片在石头上磨磨得像一个凸的东西,用牛角做出凹的感觉。现在有锉刀,什么形状做不出来,三角形椭圆形。所以说工具改革了。现在造型丰富得多,主要是石膏模起了作用。这个模具不稀奇,我认为稀奇的是这个模具是不是你自己做的。石膏模只是形啊,表面处理还是要有水平。就像木匠油漆最后一道工序很重要。漆得不好,木匠功夫不就糟蹋了。所以开头的设计和最后表面处理两道工序最关键。现在有些人拿了别人的模子去做,做出来的东西还可以,我们圈子里很多人拿以前的老模子在做,修的很好,觉得很高傲。我觉得从头开始都是你自己完成的,至于是什么手段不要去管,“不择手段”才有好东西出来。

  主持人:不择手段?这个我觉得倒有点稀奇。

  凌锡苟:对。你讲这个不好弄那个不好弄,最后你只能做石瓢仿古,不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过程不需要去研究,效果最重要。只要是自己做的,自己经历了全过程,用了什么技术手段不要紧。

  主持人:所以您说模具也能做出好作品来的确是不假。模具也是自己制作出来的。凌老师的不择手段是要多种手段去发现去创造。您看您今年都近古稀之年,您还是在自己做。这一点非常令人敬佩。

  刚刚凌老师的观点是非常与众不同。您有很多爱好。我们知道凌老师有很多爱好,比如书画、摄影、雕塑,那么您的创作会因此有很多灵感激发,对您在紫砂方面有很大的启发对不对?

  凌锡苟:我就是有雕塑绘画基础,有造型能力。雕塑跟绘画也不太一样,雕塑要做个立体的东西出来。我想到的东西可以马上把它表现出来。我想到十二生肖,但也不像雕塑一样,雕塑的老鼠你做一把壶人家也不敢用。就是要把神韵提炼出来,这不是一般就能做到的。

  主持人:也就是您经常强调的“艺为先,技为辅”。

  凌锡苟:对。艺术指导技术,技术为艺术服务。紫砂跟影视作品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编剧的思想,然后由导演,演员把它表现出来。但是紫砂不一样,视觉艺术都必须自己一手做下来。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处理的好,才会有好作品出来。

  主持人:技术非常扎实之后才能为艺术服务。南京长江有位网友评价说您创作的关公可以让思维跨进岁月的长廊,跃动着生命的脉搏,是形和神的统一。您的雕塑作品应该说也是非常地出彩。

  凌锡苟:这个评价太夸张了,哈哈。

  主持人:在做节目之前和凌老师有过交流,您一直强调艺术和商业的关系中,您觉得艺术就应该纯粹。您一直秉承着这样的观念。

  凌锡苟:可以说,艺术是我的天赋。艺术,我就是喜欢。书画,雕塑啊。我们搞艺术的假如跟经济搅和在一起,就要分心啦。经济的活力确实很强大。现在社会上比较的就是你有多少钱,而不是你的艺术水平。有些客户到我家会说,您现在的条件跟您的名气很不一致啊。有些领导也这么说我。挣钱的办法我也有。但是我搞这个行业,跟挣钱还是不一样。搞艺术的就是干活的。你又要干活又要推销,不行啊。国外艺术家有经纪人嘛,给艺术家经营。但是紫砂这一块比较难。中国传统艺术书画、玉器在社会上流行比较早,社会上研究也比较深,研究的人也很多。紫砂虽然说明清就开始,但到现在研究的人还很少,面还很窄。主要还是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上去了紫砂艺术才上去了。而美术界有艺术评论家,但是紫砂没有啊。真正值钱的是艺术。紫砂的价值在于艺术。但艺术也不是说是要把紫砂抬高。艺术也就是很简单的事情。烹调艺术,说话艺术,艺术就是看起来美,听起来美。紫砂艺术就是造型美,做工精。造型美你怎么弄,艺术家又要操心销售的事情,这个不可能做好的。

  主持人:对年轻一辈人有什么寄望?

  凌锡苟:就是我说的“艺为先,技为辅”。去年一个老朋友,他一个朋友的女儿要拜我为师。我说要考察一下有没有艺术天分。后来跟我说是南艺的学生;其实也不是。朋友的面子要给的。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我就是要考察艺术天赋,有的话我才收你。我跟她说,你首先是学画画,我说你三年时间花两年画画,下面的技术是很简单的,一年就可以了。你脑子你没有这个形是不行的,要有抓形能力、造型能力。你也可以到博物馆去画壶。你认为这个壶好就画下来,我就能看出你的眼光。这样学就进步快。

TAG关键词:
编辑:青灰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