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行业资讯 >> 新闻详情

两个“棱角”拼成高价大壶 木盒一开,壶中蟋蟀发出阵阵叫声

时间:2014-05-20 来源:http://www.zisha.com

  

微雕紫砂蟋蟀

 

  微雕紫砂蟋蟀

  

壶上刻有梁山108好汉

 

  壶上刻有梁山108好汉

  

精品紫砂壶

 

  精品紫砂壶

  

《荷叶壶》

 

  《荷叶壶》

  

两个“棱角”拼成高价大壶 木盒一开,壶中蟋蟀发出阵阵叫声

 

  由扬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扬州晚报联合主办的“中国高级(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孙建平先生及其弟子紫砂作品展”在八怪纪念馆拉开了序幕。500余件紫砂壶作品在扬州进行为期5天的展览。

  最专业

  成立扬州首个紫砂之友会

  数十名扬州发烧友现场入会

  中国高级(紫砂)工艺美术师孙建平自幼生活在紫砂陶艺世界之中,从小就对“玩泥巴”产生了浓厚兴趣,与紫砂结缘。之后孙建平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创作出了大量的艺术精品。其中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钓鱼台国宾馆等重量级的场所收藏。

  据介绍,孙建平的作品艺术特点极强:花素相融、讲究线条等几何图形的运用,整体协调、高雅脱俗,在继承传统紫砂工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本次作品展示的500余件作品中,就有近80件出自孙建平之手,剩余的则是由其徒弟们合力完成。

  在开幕仪式上,还成立了孙建平紫砂之友会,数十名扬州的紫砂发烧友现场入会切磋交流紫砂作品的制作、收藏经验。

  最灵动

  《荷叶壶》价值12.6万

  壶上“青蛙”眼睛可以转动

  开幕式刚一结束,现场展示的一把《一粒珠》和一把《荷叶壶》就被首批参观的市民相中下单。对于扬州的紫砂壶市场,孙建平表示,虽然扬州不产紫砂壶,但是从明清时期,扬州就是紫砂工艺作品的收藏重地,而现在很多的紫砂名家的大作也都被扬州收藏家珍藏。

  《一粒珠》价值9.288万元,与其他红色的紫砂壶不同的是,这把壶通身墨绿色。之所以取名一粒珠,全在于这把壶壶身浑圆,而壶盖上的拎手也做成了一颗圆珠。“这把壶含金量最高的地方还不在于造型,而在于泥料的稀有。”孙建平说,原来,《一粒珠》所用的泥料产于民国时期,俗称“民国绿”。“这些泥还是我父亲当年收藏的,现在就是出再高的价格也找不到了。”

  同样在现场就出手的还有一把12.6万元的《荷叶壶》。这把壶全身三种颜色,壶身是荷花的花瓣造型;壶底的三个支撑点分别借用了莲藕、菱角和荸荠这三种水生植物的形态;而壶盖则模拟莲蓬形状,拎手做成了一只青蛙……最令人叫绝的是,颗颗莲蓬和青蛙的眼睛居然是可以转动的。尤其是当壶中倒进热水后,青蛙的眼睛经过热蒸汽一熏,更加惟妙惟肖。

  最贵重

  镇展之宝《合菱》16.8万

  “大块头”足足打磨了3个月

  本次紫砂展中的镇展之宝是一把名为《合菱》的大块头茶壶,当然其16.8万元的售价也是全场最高。

  孙建平告诉记者,《合菱》是指壶身上下两部分是模拟两个菱角拼合在一起。为了制作这把壶,他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而工艺上难度最大,也是最具看点的地方就在于随便你怎样旋转壶盖,壶盖上任意一条凹凸的纹路都和壶身上的每一条纹路严丝合缝。“这种工艺,没有几十年的磨炼是做不出来的。同时,这把壶所用的老紫泥也是30多年前收藏所得。”

  就在大家沉浸在欣赏紫砂茶壶中时,一阵阵蟋蟀的叫声在屋内回荡。一番仔细寻找后发现,这叫声居然来自于两只紫砂蟋蟀。“这是微雕紫砂蟋蟀,明清历代高手皆有精品传世。当年乾隆就以此作为皇家礼品,只不过一般民间难见真迹。”该作品创作者佘秀芬说,经过他们的复古重塑后,微雕蟋蟀采用原色紫砂调制而成的五色泥为泥料制作而成,同时还新增了光控开关,只要木盒一开,蟋蟀就会自动鸣叫。

  大师指点

  怎样选一把好壶

  在展示现场,不少市民纷纷向大师们请教起了紫砂茶壶的使用方法。对此,孙建平大师表示,紫砂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其实紫砂壶本身,也需要主人的养护。

  至于养护方法,孙建平介绍说,先向壶内倒半壶茶水,摇晃均匀后,将壶内的水全部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杯中。然后再往壶内倒满水,旋转壶盖。最后将刚刚倒出的半壶水再沿着壶盖浇下去,令其淋遍整个壶身。

  “之所以要将首次倒入的水倒出再冲淋壶身,除了洗茶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壶内外的温度均匀,从而达到养壶的作用。”

  另外,孙建平大师还提醒说,对于普通市民,想买一把好壶,首先要看壶把、壶盖和壶嘴的最高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其次再根据壶身的光洁度、盖子是否密封以及泥料的品种来判断这把壶的价值高低。

TAG关键词: 编辑:余青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