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紫砂陶技艺概述

时间:2015-02-02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陶,是一种典型的手工艺陶器,是中国陶瓷艺苑中一 颗璀璨的明珠。紫砂陶材料特殊,陶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陶 器内外均不施釉,制品烧成后,主要呈现紫红色,因而被称为紫砂。紫砂陶器成型工艺特别,手工成型是主要方法。其造型式样极为丰富,陶器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从而更加增添了造型的15卷气息,成为一种具有 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从一个方面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审美意识。

  紫砂出产于被世人称为陶都的以南占城宜兴。宜兴有着 4000年的历史,秦之前称荆溪,秦统一中国后改称阳羡,晋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惠帝为表彰周处之子周妃三兴义兵平定江南有功,将阳羡县升为义兴郡赐封给周妃,隋开皇九年(公 元581年)义兴郡改为义兴县,唐初另名鹅州、南兴州,六年 后又还其旧称,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赵光 义之讳,易“义”为“宜”,从此一直称宜兴。

  宜兴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位于太湖西部,北边与南北大运河相连,南距杭州100余公里,北距扬州200余公里,是江苏、 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距离文化古城南京和商业发达的上海均不远,水陆交通发达。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得宜兴商业兴旺,文化繁荣。在这丰腴富饶的鱼米之乡, 孕育着许多文化名人和能工巧匠,在中国文化史和工艺史上留下炫目的光彩。

 

 

  宜兴制陶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宜兴地区就开始了陶器的生产制作。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宜兴地区进行的考古 普查中,曾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以及丰富的红陶、 白陶、灰陶等。相传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在帮助越王灭吴后,隐姓更名,携美女西施弃官逃到今日宜兴,做起了生意。他偶然发现当地的泥土粘性极强,且耐烧,于是试用这些粘土制成坯胎,并对烧制陶器的陶窑进行改造,烧出品质极佳的陶器,被后人称为“陶朱工”。而今,在宜兴丁蜀镇,还留有许多与范蠡、西施有关的地名和传说。这些优美的传说从另 一方面证明了宜兴制陶历史悠久。魏晋时期,宜兴是我国南方 青瓷主要产地之一。宋元时期,宜兴陶器的生产发展更快,技术更趋成熟,为明清陶瓷的发展,特别是紫砂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代,宜兴陶器的生产规模空前,特别是紫砂陶器作为独立的品种,形成独特的加工成型方法,以其特殊的艺术风格独领风骚,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

 

  宜兴陶器中优秀品类很多,紫砂尤为人们偏爱。宜兴民间有许多关于紫砂壶的传说,其中的一个故事说,一家大户造房屋,房子造好后,主人嫌墙砌得不好,硬要人扒了重砌。拆墙时,忽见空斗墙里放着一把茶壶。大伙一看才想起来,那天递一茶壶给泥工师傅喝茶解渴,他随手放在墙上,没想到把茶壶砌在墙里了,揭开壶盖一闻,虽说是几天前沏的茶,可茶香依然醇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紫砂茶壶泡茶不馊的故事被传开了,从此人们更加喜爱紫砂壶了。这虽然是传奇故事,但是 这故事从某方面概括了紫砂特有的功能。

  紫砂由于其原料的特性,它的确有透气不渗水的特点。紫 砂中含有石英、赤铁矿和云母等多种团聚性物质,通过放大600 倍的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其中独特的双重气孔的平均孔径为 0. 0013毫米,链状气孔的平均孔径为0. 02毫米。因此用它制成砂壶后有极强的透气性,这就是紫砂壶泡茶可以保证“色、香、 味皆蕴”和“越宿不馊”的科学根据。

  前人在使用中总结了紫砂壶的七大优点: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其二,壶经久用,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味不易霉馊 变质;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可文火炖烧;其五,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 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然而,这七大优点多是从紫砂实用功能方面所做的总结,紫砂壶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和精神功能也须重视。紫砂壶造型形式丰富多变,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旷神怡,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更增添了浓郁的书卷气,以致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宠物。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