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清初康熙时 紫砂成御前用品

时间:2015-05-06 来源:紫砂之家

   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壶家三大”、“四名家”。

  “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时大彬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期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他们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阶层雅致的品味把砂壶缩小,把茗壶精确化形成自己的风格。另外他对调制砂泥也有独到之处,能够吸收在紫砂泥中带有颗粒的效果。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僧帽壶等等。他制作的小壶也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美誉诗句。李仲芳制壶风格趋于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汉方、提梁卣等。他晚年自叹说:“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至此可见时大彬在当时紫砂界的影响不可动摇,他为紫砂发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大”之后的“四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另外还有一位著名紫砂艺人李养心,是万历时人,他擅长制作小壶,朴素带艳,世称“名玩”。李养心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匣钵装烧法。此时还有明代的欧阳正春、邵氏兄弟、蒋时英等人,他们借用历代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纹饰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被后世广为流传。

  另外被誉为“桃圣”的项圣思也非常著名,他制作的大小桃杯,制作的精细入微。其作品也属于近年来收藏家们寻觅的珍品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

 

  清初康熙开始,紫砂壶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的珍贵的雕漆名壶。雍正也曾下旨意让景德镇按照宜兴壶的式样烧制瓷器。乾隆七年宫廷开始直接向宜兴订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壶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