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工艺 >> 学院详情

传承紫砂陶刻文化

时间:2016-06-29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紫砂陶刻以温润朴茂的“五色土”为载体,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淳朴雅致的迷人风采,精湛绝伦的手工工艺与紫砂同行,与紫壶同誉。宜兴紫砂陶长盛不衰,在于她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同紫砂陶刻的文化与艺术品位及其内涵是分不开的。

  在今天这个开放和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审美情趣出现了多样性、边缘性的特征,年轻一代更追求个性化。

小厚积

崔龙君作品:《小厚积》

  紫砂陶刻,是一种情感和生命的形式,是紫砂文化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透过语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透过艺术的形象做心灵的交流。紫砂陶刻,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她将诗书画铭吸纳交融,使其充盈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中国紫砂陶艺史,一直延续着陶刻装饰文化,我们要在传承中,将其发扬光大。

  紫砂陶刻装饰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对文化人具有特殊魅力和诱惑力的艺术。在今天,文人参与仍是传承这一艺术的有效途径。紫砂素面素心,加上精湛的工艺技术,更充分发挥了其浑厚大气、朴实无华的特性,在紫砂胚胎上铭文作画,只需提笔画稿或以刀代笔。对文化人来说,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也是艺术情感的宣泄。因此当代诸多文人雅士都乐于此道。

  紫砂陶刻的神韵虽具金石味,但必须在金石味中注入“泥刻味”,或者说是一种紫泥刀痕的独特美感。正因为如此,紫砂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别于漆雕和其它陶瓷刻绘,以刻绘国画为例,它是在紫砂陶坯多角线条等复杂的造型上进行操作的,画面与画稿相似,书画以外也有印章款识,但布局上有所不同,需按照紫砂壶各种造型分别对待。而成功的刻痕别具笔墨意味,要求清晰而层次分明,刀法既定就不能更改,真正做到刀刀见笔,一件优秀的紫砂壶制品,在成功的造型上进行精致的镌刻,俨如一幅完美的中国画。所以紫砂壶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文人参与其中,就能起到辅导、示范、激励的作用。

 

  最初,紫砂陶刻装饰是由制壶艺人署名落款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形式,后来由于茶事兴盛和紫砂壶的社会影响,爱好者追求书法艺术和铭刻趣味,这就吸引了社会上不少精于品壶的文人墨客特别是书画家、金石家纷纷介入其中,有的人不仅出样订制,还挥毫饰壶;同时,刻划、装饰的部位也延至壶的肩、腹、盖面等显眼处了。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清嘉庆道光年间的金石家陈曼生设计的壶样,由陈曼生及他的幕友撰词作画镌刻于壶上,促进了紫砂陶刻工艺的发展。

  紫砂陶刻装饰要十分讲究运用刀痕表现刻划对象,要以刻饰创造出经典传世佳作。这是创新的题中之意。艺人个人修养应包含用刀理念和技艺、技巧,要形成个人风格。紫砂陶刻的刀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双刀正入法是两面用刀起底要刻出底面为三角底、平图底、沙地自然形底等,犹如碑碣石刻,此类作品多见纤细工整,严谨端庄和清秀俏丽之作。单刀侧入法运刀必须胸有成竹,自由驰骋,犹如天马行空,刀法多变,可轻可重或虚或实,可粗可细,或刮或划,粗犷豪放,耐人寻味。也可借鉴瓷刻、铜刻等兄弟艺术的用刀方法,但借鉴不是照搬。现时,有些紫砂壶面刻字较多,阳文浅底,底纹粗浅如钟乳石面,似与铜刻近似。此法虽能表现书法本来面目,但紫砂陶刻的美感和特点也消失了。紫砂陶刻的文字源于书法又区别于书法,以一种独特的内在气质,从整体上表现紫砂陶艺的精、气、神、韵,这才是特别值得推崇和称道的。

 

  陶刻工艺与任何一种艺术一样,要以韵律为上,因此,陶刻技艺人员要日无止境的习文练画,陶冶心灵,学而不倦的潜入艺海深处,领悟陶刻艺术真谛,通过自身的文学素养、书画功力以及人格气质来完善和加深艺术造诣,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所以每一位陶刻技艺人员都是十分辛苦的。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孜孜不倦,才有了这般令人赞叹的刀工。

  陶刻,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们应该向伟大的陶刻艺术人致敬。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