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紫砂界的冒名顶替!却成就了一款经典的提梁紫砂壶!

时间:2017-12-29 来源:紫砂之家

 

  相传,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

 

  他每日啜茗吟诗,便索性自己设计制作了一把紫砂提梁壶,样式新颖为后人所摹,流传而称之,是为「东坡提梁壶」。

 

  如果认真细考的话,其实上面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首先,苏东坡为北宋年间的大学士,而现今出土最早的紫砂壶为明代吴经提梁,又若是以供春为紫砂始祖的话,供春也是明代人士,所以此年代暂存疑。

 

▲可考最早紫砂壶 吴经提梁

 

  其二,当时苏东坡所用的是『铫子』,是由『水壶或药壶改型并移作煮茶之用的器物』,是石铫而不是紫砂器。

 

  至于后来杨彭年所作的石铫提梁则与现今的东坡提梁完全是两个样式。

 

▲石铫提梁

 

  所以说,『东坡提梁其实并不是苏东坡设计制作的』,而真正的东坡提梁定型,则是在民国时期,由制壶好手汪宝根、冯桂林等人所制。

 

东坡提梁

 

  1932年春天,当时为准备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品展示,宜兴职校校长王世杰组织设计参赛。

 

  他以苏东坡的故事为蓝本,根据传统单把提梁的款式,结合清末双梁横竖架接提梁的架势,设计出图稿,并正式定名为『东坡提梁壶』,并由当时的制壶大家汪宝根制作而成。

 

东坡提梁 汪宝根制

 

  在汪宝根之后,民初好手冯桂林也创制了一把梅桩为题材的东坡提梁壶。

 

东坡提梁 冯桂林制

 

  该壶充分发挥他自己的梅桩特长,在原作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变动,改动点主要在壶流、壶钮、壶把上,均采用梅桩节枝处理,疤痕累累,苍老劲挺,疤瘤处理上枯枝新芽,新颖别致。

 

  在深沉肃穆的格调中焕发着勃勃生机,既表达了东坡提梁壶的主题立意,也充分显示了紫砂造型之美。

 

  如今,东坡提梁也已经成为一款经典的紫砂器形,传说与故事为此壶增添了几分厚重感,是岁月的沉淀,也是紫砂数百年的风流。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