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生活家出游指南:明清民居的标本 晋城古镇

时间:2010-09-20 来源:紫砂之家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赞美的就是晋城古镇。

  晋城古镇,位于滇池东南岸的晋宁县晋城镇,三面环山,一面是滨湖丘陵平原。丘陵平原上,阡陌纵横,田畴交错。古镇西约五公里处,便是名闻遐迩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石寨山是一代滇王或几代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如今的晋宁县晋城镇一带是古滇国都邑,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所在。

  晋城古镇在建筑史、城建史上具有较特殊的地位。仍保留着的明清两代城建布局占地约60余万平方米。由老城的上西街、下西街、官井街等八条街道组成田字形附以数十条小巷的格局,据说乃自明万历年间保留至今。街巷间保留着的民居院落,多为“干栏式”、“一颗印”结构,采用“三间四耳”及“两间两耳”四合院布局。抬梁穿斗式屋架,重檐歇山式组合,雕花格子门窗,刻龙饰凤,花木浮雕,精致而富于变化,受到中外专家们极高的评价。民居上或多或少的尘埃一旦抹去,必然显现出耀眼的光辉。

  古城内明清时代的民居和公共建筑如今依旧保持的比较完好,使我们仍可想起当年古城的繁盛景象。

  古代中国的乡村城镇,除了紧傍河川溪流者外,大都凿有水井,然而晋城古井之多,大出人们意料。对此,当地人有许多掌故和传说,不管这些传说可信与否,今天留给我们的,却是“家家有水井、户户有清泉”的水井民俗奇观。古镇几乎所有的民宅里,都有一口古水井,当地人称“私井”。这井不是挖在四合院的天井内,而是设在厨房的灶边,很便于汲水取用。与私井相映成趣的是宅外街边也散布着一些水井,称为“官井”,官井街因此而得名。这些古井无一例外都有与外地不同的特点。一是井口小,仅有二十厘米左右;二是井栏两侧都有一个对称的小孔。据当地老人解释,井口小是为了防止有人投井寻短见,井栏两侧的小孔是为了加井盖上锁防备盗贼歹人投毒!多么周到的防范,它让我们领略了古镇人的生活创造,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由于年代久远,在那用紫砂石或大青石凿成的井栏上,水井人家日日用井绳上下提水留下的道道深痕,是岁月的印痕,是世代生民的渴望和悲欢留下的痕迹。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