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古今茶具

时间:2006-12-01 来源:紫砂之家

    被封为茶神的唐代陆羽,他总结了秦、汉、晋、唐等朝代饮茶之风,专著《茶经》。其中“皿之器”一节,述及煮茶、饮茶的茶具,共有二十八种,如:风炉(类似今日的火炉、酒精炉)、(碗的古字)、札(用来刷洗茶具)、具列(即茶具台,用来收藏和陈设各种茶具)、茶托(托住茶碗,免于烫手)等等。宋代的茶具更加讲究,已不仅仅注重于功用、外观、造型、质地(或陶或磁)。明代方始出现的茶壶逐渐成为了最基本的茶具。最被称道的是江苏宜兴的紫砂壶,茶具鉴赏家文震享的《长物志》载有“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奈香,又无熟汤气。”道出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功能。与紫砂壶媲美的是江西景德镇的白磁茶具,自明至清,成为帝王的御用茶具,甚至畅销全国各地及海外。清代继宜兴、景德镇之后,又有福州脱胎器茶具、广州织金彩磁茶具的兴起。清道光《厦门志》载:“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深杯。”孟公即孟臣,若深即若琛,都是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历史上的制茶具名匠。 

  至于现代茶具,品种更多,更加讲究精巧。 

  被称为“壶为茶之父”的茶壶,以宜兴紫砂壶为佳,它出水流畅,断水利罗。

  茶杯,讲究杯口、杯身、杯色、容量、杯书(以六杯为宜)等。今名“品茗杯。”“闻香杯”,也是杯,不同的是,将茶汤倒杯中,先给客人,让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茗杯”,而后持闻香杯闻其余香,才饮“品茗杯”中的茶。杯托,承托茶杯之用,有盘式、碗式、船式等。为避免茶杯打滑,以凹槽或圈足的“托面”为好。茶盏,为控制茶汤浓度,将泡好的茶汤放入茶盏,再分倒各个杯中。 

  此外,还有水盂、茶盘、奉茶盘、茶荐(倒茶叶供泡茶者识茶量)、渣匙(去处茶渣的工具)、茶巾(擦拭茶具或沾干残水的织物)。杨纪波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